新華社北京11月2日專電(記者王宇)據中國家電維修協會日前開展的“家電服務從業人員基本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家電服務行業人員在就業、收入、社會保障方面狀況堪憂。
調查顯示,在我國家電服務行業20萬從業人員中,進城從事家電維修的人員達到70%,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僅占2.2%,八
成從業人員只具有高中及以下學歷。在從業人員中,大約有1萬人未滿18歲。
收入水平低。調查顯示,近四成工人月收入低于500元,月收入超過800元的僅占總人數的兩成。員工收入構成中,基本工資占15%,計件工資占85%,職工工資缺乏保障。
工作時間普遍偏長。5%的工人日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三成從業人員周末不休息。
社會保障匱乏。在有些地區的服務維修部門中,沒有與員工簽定勞動合同的占到80%以上。行業中企業隨意辭退員工的現象普遍。90%的企業沒有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繳納工傷保險的只有31%。
中國家電維修協會副秘書長王裕奎指出,目前我國家電服務維修行業整體處于沒有規劃、盲目發展的狀態,服務維修部規模普遍偏小,經濟效益低。家電企業的利潤還沒有象國外發達國家那樣從生產制造領域轉移到顧客服務領域。較差的盈利狀況直接導致了我國家電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在收入、技術水平、社會保障方面的不良狀態。
據介紹,全球的呼叫中心2003年創造了306億美元的服務價值,但在我國家電維修行業中,只有不到總數40%的家電維修企業年收入超過20萬元,多數企業服務維修部創造的價值因抵不上維修開支,被看作是企業的負擔而被忽視。
王裕奎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政策性指導,加強行業的監管力量,規范壯大我國家電服務維修行業。同時應加快制定我國家電服務維修行業從業人員的行為規范,制定家電服務維修收費參考價格標準,保護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的利益。(完)
特約編輯 徐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