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晨報報道,記者近日在上海市一些小學采訪時了解到,隨著小班化的日益普及,全班“人人皆官”早非個別現象,一些學生甚至無奈身兼數職“官上加官”。
“人人皆官”日益普遍
“一個班級總要設置班長、學習委員、小組長、各科課代表吧,再加上一些同學還要在學校少先隊承擔職務,總共才20多人的班級,這樣安排下來就沒什么人不是干部了”一位小學班主任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班化班級人數減少的確給老師們安排班干部帶來了新困難,為了照顧極少數“非正式干部”學生的情緒,不得不安排一些虛職。
記者了解到,為了擺平學生的“人人有官做”的情緒,一些班級不得不在小組長之外再安排副小組長、臨時組長,按照擦黑板、排桌子、關門窗分別設置幾個“保潔員”,甚至午飯有送湯員、還桶員,放學后負責教室關燈的節電員,檢查座位標簽還有“標簽檢查員”。
瞿溪路小學大隊輔導員顧瓊告訴記者:“基本上我們班上每位學生都有自己專門負責的事情并定期輪換崗位,讓更多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
在記者采訪的盧灣區第三中心小學、齊齊哈爾路第一小學、瞿溪路小學等眾多小學,“人人皆官”已為普遍現象。
爭著做“官”為受惠
記者了解到,盡管學校的初衷是為了讓每位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但是“官本位”思想卻在學生中蔓延,學校的初衷悄然變味。
有學生為做班干部賄選同學,最常用的手段是生日時請同學們吃飯、請同學玩游戲,同時,“當官就有了權,除了威風還可以謀實惠”成了許多學生對班干部樂此不疲的原因。
更令人擔心的是,在全員皆官的情況下,許多學生都知道利用自己的權利來互相遏制,一個衛生委員在描述當干部的好處時就說:“這次大掃除,我分配給古詩員比較輕的活,下次我的古詩沒背好也就可以混過去。”(謝磊)
特約編輯:張慶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