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療毒另有其人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描寫。關羽刮骨療毒真有其事,《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于是,關羽一邊與人喝酒,一邊讓醫生為他療毒。 這件事如果按史實推斷的話,當在襄陽之戰以前發生的,而不是如《三國演義》里說的那樣是在襄陽之戰時的事。其次,那位醫生也不是華佗,而是關羽軍中的軍醫。神醫以行醫為恥
華佗是士人出身,他“游學徐土,兼通數經”,而后以醫術精湛而名聞天下。但是,在漢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華佗對自己的醫生身份,一直是耿耿于懷且心中以為恥的。史曰其:“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所以,華佗時刻在尋找走上仕途的機會,遺憾的是,所有人都把他看成是一個好醫生,而沒有人把他看成是一個可以從政的士人。華佗死于“從政”
華佗之死,絕非是像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說的那樣,是要為曹操做開顱手術而為曹操懷疑要謀害自己,終于不幸殞身的。
當時曹操患有頭痛病。曹操遂“使佗專視”。華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后,說:“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意思是這個病一時難以治好,需要假以時日方可。在為曹操治療的過程中,華佗便開始故意拖延進程,并又借口“‘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乃歸家”,而到家以后,又假辭以妻子生病,數次逾期不歸。究其本意,乃是意圖要挾曹操,謀取官職。
曹操屢次手書招呼,而“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曹操遂“大怒,使人往檢”,于是華佗謊言被揭穿,下獄。
在華佗死后,曹操頭痛病雖然還是時時發作,但亦終不悔,并道:“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此話一針見血,道出了華佗的心思和華佗被殺的原因。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