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報道(記者談潔)請教授來學校做報告不稀奇,請學生家長給學生們做報告倒是新鮮事。昨天,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的22位家長就走上了大學講臺,用他們風趣生動的親身經歷給孩子們上了難忘的一課。
“如果只是要應付考試,我告訴你們,不要看太多的書,只要找概括那門功課的最薄的書拿來背一下就行
了。但是,這樣充其量也只是通過考試,想再上一個臺階就難了。學習要將‘廣’和‘精’結合起來。我是1977年的大學生,大學只讀了兩年半。1980年我考上了研究生,考研前我自學的那門生物在考場上派上了很大的用場。1985年我考同濟大學的博士,當時是和導師的一位學生競爭,又是平時讀過的一本很偏的書幫了我的忙。”第一位上臺“上課”的家長是軍區總院病理科主任、南大醫學院病理學博士生導師周曉軍,他的成功經歷不時引來臺上同學們的驚嘆聲。
南醫大副書記周亞夫說,請家長們走上講臺是基礎醫學院“青年學子陽光工程”的一部分。據他們調查,現在的學生和家長們的溝通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所有的事情都依賴父母,另外一種是所有的事情都拒絕和父母交流。他們就是想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和父母的感情,更好的學習,將來更好的走向社會。
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班的馬曉琴同學說:“以前經常聽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經歷,但總覺得他們離自己太遠,同學父母的講演感覺完全不一樣。”
事先擔心父親的發言會引來同學們反感的周曉軍女兒也連稱沒有想到:“平時我都不太愿意聽他講那些老皇歷,沒想到同學們都聽得那么認真。我自己也好像重新認識了父親,學到了不少新東西。” (編輯 草非)
特約編輯:wgly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