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0月28日電
(記者黃會清)寧夏鹽池縣近日通過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驗收,這是有“中國貧困之冠”之稱的西海固地區第一個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縣。
走進鹽池縣馮記溝鄉中心小學,令人難以相信眼前所見是發生在中國最貧困的西海固地區,學生不僅坐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
而且實現了30余人的小班化,學生宿舍通上了暖氣,印有漂亮花紋的床單洗得干干凈凈。在馮記溝中學,只能在城市學校見到的微機室赫然出現在鄉村學校。
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西海固,生活著230萬回漢族群眾,是全國回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區,又是全國最貧困的地方之一。直到20年前,全地區還有70%以上的農戶得不到溫飽。而教育發展滯后更是當地長期落后的重要因素。
西部大開發以來,西海固地區不僅基本解決了溫飽,教育還被作為“先導工程”,被優先予以發展,國家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西海固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先期實現“普九”的鹽池縣近3年教育投入以年均16.7%的速度增長,享受免課本費、雜費,補助寄宿生活費的中小學生達到3.4萬人次。
在鹽池縣全縣普九的同時,其他8個縣區的普九步伐也在快速推進,有的縣即將整體普九,有的縣先在有條件的鄉鎮普九。固原市市長馬夫介紹說,整個西海固地區將在2007年全面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國家將向這一地區投入5億多元。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