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即墨精品服裝批發城總投資1000多萬元,引進膠東半島以外區域性總代理、總經銷和廠家直銷戶300多家,吸納國內外知名服裝服飾品牌1000多個,經營品種8萬多個。 |
 |
成立于一九九八年的青島一諾集團生產的高中檔西服、襯衣、領帶等服裝服飾被評為青島名牌和山東省名牌。 |
 |
▲青島第六印染廠生產的55寸“翠利”牌棉花色布榮獲第二屆中國科技精品博覽會金獎,去年又被認定為青島市著名商標。 |
 |
青島好事中制衣有限公司引進了全套的襯衫流水線和西裝生產流水線。工藝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產品銷往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
 |
▲青島紅領集團有限公司是年產西裝50萬套、襯衣50萬件、外貿加工100萬套件,建成了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的銷售網絡,成為山東省服裝行業龍頭企業。 |
 |
▲“商貿興市”戰略使即墨市的市場商貿業的特色優勢進一步彰顯,百盛、家樂家、利群等大超市紛紛“搶灘登陸”。據統計,今年一至九月份,該市集貿市場成交額二百八十六點七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二十點三。 |
 |
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設16個直屬分廠、3個中外合資企業、1個國內合作企業及1個進出口公司,主要產品有針織品、發制品、日用紡織品、玩具等四大系列,遠銷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 |
      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的即墨市針織服裝服飾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條比較完整、集群區域分布比較集中、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產業集群。    那功能完善的服裝批發市場,那蓬勃發展的上千家針織服裝服飾企業,那群星璀璨的上百個知名品牌,無不強烈地折射著“中國針織名城”———即墨的繁榮與發展。
   367家紡織類企業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年生產能力8.5萬紗錠,年織布能力2000萬米,年染整能力12000噸,染色能力2800萬米,染線能力500噸。346戶服裝制造企業,年產西裝、襯衣、針織服裝、床上用品及繡品共2.5億件套。即發、紅領、一諾、好事中、瑞華、雪達等六大企業集團和600余家骨干企業已聲名鵲起。在專業市場和龍頭企業的強勁帶動下,即墨市形成了童裝、襯衫、西服、針織、皮鞋、抽紗、床上用品等十多個生產門類,培育出2.27萬戶針織服裝服飾類個體加工戶,從業人員近10萬人。2003年該市規模以上針織服裝服飾業完成產值83億元,完成稅收2.28億元,分別占即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稅收的45.18%、45.5%。
   即墨市有73家針織服裝企業建立了研發中心,100多家企業與150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協作關系,增強了新產品的研發能力和市場發展潛力。與此同時,74家企業分別通過質量體系認證和環保體系認證。即發集團在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羅馬尼亞等國注冊了“即發”牌商標,產品十分暢銷,僅在布加勒斯特一個城市就設立了10家連鎖店。好事中在意大利米蘭建立了貿易公司,注冊生產的“恩意堡斯”牌西裝已開始批量投入歐盟市場……
   科技創新是品牌產品永葆青春的不竭動力。自去年以來,即墨市針織服裝企業就完成技改項目400項,開發新產品上百個,其中,即發集團的甲殼質纖維與天然棉纖維混紡針織品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并被列為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雪達集團的改性亞克力針織內衣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今年,“即發”牌內衣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即墨成為青島市郊惟一擁有兩個“中國名牌”產品的城市。目前,即墨市擁有中國名牌兩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省級名牌8個、青島市級名牌13個。王群楊明濤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