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專電(記者楊步月、顧玲)家中如果有患有軀體形式障礙的病人,與僅僅在某個器官上患有疾病的病人相比,病人家屬承擔的職責將更多。除了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治療,家人還應當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身疾病會診中心主任姜鳳英針
對這個問題給了病人家屬一些建議。她說:“當病人在醫院進行了多種治療,檢查的結果并無明顯病變,而病人的痛苦在“對癥”治療后卻始終不能減輕,這種時候,子女或配偶就應當考慮到病人患有軀體形式障礙的可能。”
姜鳳英建議說:“很多人給老人看病時挨著科查,從心內科、神經內科到呼吸內科,然后再查內分沁,每個科室給一個病歷本,其實,你們看病時應當把所有的病歷都交給醫生,讓醫生根據病情綜合分析。如果去綜合性醫院,一般要在神經內科進行相關治療。”
如果醫生確定病人患有軀體形式障礙,家屬一方面要根據醫囑幫助病人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另一方面,家屬還要配合醫生,幫助病人進行必要的心理診治。姜鳳英建議,作為家人,首先要認真聽取病人傾訴,不要急著對他的疾病和癥狀隨便否定或下保證,也不要盲目地去作各種不必要的檢查。其次,應當找出與病人起病有關的心理問題,通過疏導,讓患者逐漸領悟問題所在,將病人的注意力從軀體上的疾病轉移到面對真正的心理問題。另外,還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認知治療,逐步幫助患者改變疑病觀念。
目前,百憂解(鹽酸氟西汀)、賽樂特(帕羅西汀)、博樂欣(鹽酸萬拉法辛)等藥物都是治療這種病的常用藥,但選擇時要慎重,用時要遵醫囑,藥量也要根據病情和患者的治療需要緩慢遞增。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者結合得越好,病人的病痛就越早解除。
特約編輯:LUCKY
[天天健康]
[保健養生] [心理人生] [美容健身] [性福同行] [李博士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