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北區洞窟群
為了展示敦煌研究院60年來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十年來敦煌北區考古的重大發現,同時對尚未開放的敦煌北區展開全面的整理工作,中
央電視臺進行了為期3天的直播活動,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但隨著直播節目的結束,又有不少人對央視此次直播的意義提出了疑問并引起爭論。
直播人員介入
央視表示,之所以進行直播,是為了讓觀眾全面領略敦煌的魅力。敦煌研究院對直播人員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一步都按照安排好的步驟拍攝,但直播人員進入現場難免會對敦煌造成一定的影響,何況主持人還能直接觸碰壁畫,一些考古專家對此表示異議,覺得太過輕率,對保護敦煌會產生反作用。
僅是一般宣傳
盡管很多學者都認為“敦煌莫高窟有可能還存在第二處藏經洞”,但是自第一處藏經洞發現后,很多研究者都進行過調查,均無結果。3天的直播,除了從未向游人開放的十多座石窟首次亮相外,敦煌北區并無重大發現,更不見所謂的第二藏經洞。這次直播節目的價值于是只能體現在淺層意義的宣傳上,而這種普及的后果可能只會為敦煌帶來更多游客,而這也是引來爭議的焦點。
客多不利保護
有關考古專家表示,除了空鼓、起甲、酥堿、脫落等原因外,大量的游客也給敦煌莫高窟的安全帶來了威脅。人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導致空氣酸性成分增加,洞窟內外空氣交換條件差,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大,它們和壁畫顏料中的某些礦物質產生化學反應,會給壁畫帶來病害,旅游熱對敦煌保護來說恰恰是弊大于利。
敦煌保護部門正準備通過增加景點、分流人員的方式來保護敦煌石窟,根據科學監測的數據,進行淡旺季均衡分流,并考慮采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及先進的計算機存儲與圖像處理技術,制作一批虛擬洞窟,使游客能在電腦屏幕上觀看敦煌石窟。這樣看來,直播“敦煌北區整理”有無必要,就確實是個問題了。
(記者周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