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種藥的國家最高零售限價是10元,醫院或藥店只能賣10元以下的價格,超過10元將不能被納入醫保網絡,從而不能被醫保賬戶‘報銷’。”10月26日,省千佛山醫院醫保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這是濟南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后,為控制藥價,保護廣大在保職工利益,醫保部門想出的“高招兒”:
成立全國第一個醫保與物價聯手打造的醫保醫藥價格控制系統。
濟南市醫保辦竇進科主任介紹,一種藥品、診療項目或一次性器械想要進入醫保網,首先各醫保定點醫院和藥店要將其價格通過該網絡報送到物價局監測中心;經過自動審核,符合政策的醫藥價格,即不超過國家規定最高限價的醫藥價格,其數據會傳送到醫保辦作為醫保結算依據,而超過最高限價的醫藥價格將被退回定點單位。
醫保和物價“聯手”后,最高限價成了名副其實的“高壓線”。一家省級醫院當初申報藥價時,有近千個藥品價格因觸了“高壓線”而未獲通過,為入醫保最終只能降下價格。據濟南市醫保辦統計,該系統運行后,僅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省立醫院、省千佛山醫院3家省級醫院,藥品價格降至最高限價以下的就達2000余條,降價幅度達30%。目前,該網絡系統錄入各種醫藥數據4萬余種,并與濟南市108家定點醫院和藥店的數據庫實現了網絡連接,基本涵蓋參保人員就醫所需醫藥品種。
“其實這種聯合不僅有利于控制藥價,也省了醫院不少事兒。”省千佛山醫院醫保中心馬主任說,醫院只要把各種價格報給物價局,兩秒鐘就有反饋:合格的附上醫保代碼和自付比例等數據,自動進入醫保網;不合格的也給指出哪里不合格,便于醫院修改,大大節省了醫院手續。
編輯:魏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