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積極扶持管理民辦打工子弟學校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呂諾)
創辦3年3次因辦學條件不達標被取締、全校師生5次搬遷的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學
校,現在終于摘掉了“非法辦學”的帽子。12日,在政府扶持管理下達標的行知學校盼來了北京市大興區教委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18日,學校掛上了嶄新的“北京市大興區行知學校”校牌。
從被取締、被扶持到被認可,行知學校的辦學歷程在民辦打工子弟學校中頗具代表性。今年以來,在流入地政府的扶持和管理下,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興辦的農民工子女學校結束“非法辦學”的歷史,走上規范發展的道路,成為對公辦學校的補充。廣大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狀況得到改善,擁有與城市兒童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大量農民工子女隨父母流入城市。國家統計局有關資料顯示,2003年農村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已達1.14億人,其中舉家在外務工的勞動力2430萬人,隨同父母進入城市的6至14歲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約有643萬人。這些流動的花朵在求學路上遇到種種不便,引起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義務教育處處長王民養介紹,2003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教育部、中央編辦、公安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勞動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強對以接收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為主的社會力量所辦學校的扶持和管理,流入地政府財政部門要對接收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較多的學校給予補助。城市教育費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經費,用于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根據《意見》和中央8號文件精神,教育部積極推動地方各級政府特別是流入地政府,采取切實措施,加大解決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就學問題的力度。
目前已有28.8萬適齡農民工子女在北京市中小學就讀,其中70%就讀在北京市公立中小學。北京市前不久決定市財政撥出專款6800萬元,支持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較多、財政相對困難的區(縣)的工作。據北京市大興區教委副主任孫勇介紹,目前大興區有農民工40多萬人,大約3萬名義務教育階段農民工子女需要在北京市就讀。為了讓農民工子女有學上,大興區從2003年起每年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以每個孩子每年220元的標準,為接收農民工子女的公辦學校補貼經費。此外,還拿出300多萬元經費扶持13所社會力量興辦的打工子弟學校發展。其中,行知學校等10所學校已經達到辦學要求,獲得辦學許可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