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八成青少年犯罪與暴力網絡游戲有關
新華社上海10月16日專電(劉丹、黃奕)
“當時我已經玩了五個小時的格斗類游戲了,處于高度亢奮中,腦子里都是打啊、殺啊。身上沒錢了還想玩。我
已分不清游戲和現實了,一走出網吧,正看到一個單身女青年路過,就跟了上去,還是打、殺、搶……”一名攔路搶劫的中學生在被警方抓獲時如是說。
日前,上海警方在一些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發現,網絡游戲引發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網絡游戲成為他們違法犯罪的直接或間接誘因。
研究表明,青少年長時間沉溺于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很大,除了頭腦發育受到影響,還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緊張性頭疼、焦慮,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更讓人擔心的是由其引發出青少年的違法犯罪問題。
透視網絡釀成青少年違法的系列案件,不難發現:不少網絡游戲存在暴力、欺詐、賭博、色情等不健康內容和傾向。如在作戰格斗類游戲中,兩方或者多方對壘,以消滅對方為目的,血腥、暴力的畫面頻頻出現。這對青少年的價值觀、道德觀有著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性情容易變得焦慮和沖動,特別是出現了囊中羞澀時,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青少年,就會不自覺地產生去偷、去搶、去騙的念頭。
針對因網絡游戲引發的青少年犯罪現象增多的現象,警方呼吁:對心理尚未成型、對事物缺乏是非判斷力的青少年來說,要正確認識網絡游戲的是非長短,自覺培育良好的興趣與愛好,用道德、知識觀念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校和廣大家長也要對孩子上網的時間和內容有所監督和提醒,對學生加強網絡知識的普及和引導;全社會要形成共同的防范意識,為下一代創造安全有益的成長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