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郯城小伙伍翔(化名),本是國家重點大學的本科生,因對原專業不感興趣,在兩次報考同濟大學建筑學碩士生未被錄取后,已經大學畢業的他毅然重新參加高考。現在,他已在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建筑學專業學習近兩個月。
今天,伍翔在學校接受了記者采訪。小伍中學階段成績優異,1999年順利考入一所國家重點大學,盡管所學專業為調劑志愿,一年級他仍然拿到了一等獎學金。由于對所學專業實在無熱情,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我甚至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光盤上逐頁瀏覽;到大二下學期我終于決定學建筑學。”伍翔說。
考研到大三就該準備了。他開始自學建筑學知識,并在大四上學期末報考了同濟大學建筑學碩士生,因專業課差距較大,這次考試“只能算趟趟路”。轉眼到了大學畢業時。伍翔父母都是普通職工,“對自己來說,當時找份工作是合適的選擇,但放棄自己曾經的努力不甘心。”2003年7月,伍翔趕赴上海,在同濟大學附近與幾位都準備考該校碩士生的“考友”合租了房子,開始自學并到同濟大學去“蹭課”旁聽。
這次考研成績下來,他離復試資格線只差12分。這半年多的經歷,教會伍翔不少東西。考友曾勸他:“建筑學科實踐性強,即使有資格復試,復試的方案設計關也難說過得去。”2004年3月的最后一天,伍翔躺在租房床上,直到次日凌晨三四點都沒合眼。
4月1日,他作出決定:再次參加高考。這天他先與讀過碩士的姐姐在網上講了這一決定。“怎么給自己的父母說?父母能支持嗎?我猶豫了半天拿起電話,沒想到父母聽到我的決定一點都不驚訝。當時我的心情很復雜。我欠他們太多了。”伍翔說。4月4日,他收拾東西離開上海返回郯城。4月8日,他在縣招辦報名。6月7日他參加高考,最后以620分的成績被山東建筑工程學院錄取。
該院建筑城規學院有關負責同志接受采訪時表示,伍翔入校后表現出較好的素質,他已申請了公共外語、政治、體育課的免修,我們會考慮研究通過,以使他有更多時間學習專業。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