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訊 為招不來工人發愁的青島正進集團公司,作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把廠“搬”到打工者的家門口去!新建的這座水產品加工廠,位于遠離海濱數百公里的泗水縣——公司多年來最大的勞務輸送基地。招工問題成為近年勞動密集型產業自發遷移的一個注腳。
10月21日,泗水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辦副主任阮
久華告訴記者,正進集團已征了200多畝土地,計劃用工500人,年底投產,準備生產冷凍鱈魚片和海鮮休閑品——這些本來由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老廠生產。他透露,目前城陽區搞城市開發,老廠在拆遷之列,集團老總有意把這塊都拿到泗水來。
阮久華說,不光正進,目前青島、天津、大連等地多家企業都向他表達了投資意向,看中的都是當地的勞動力資源。老阮說,不是吹牛,我給你找四五千制鞋工人都不愁,全是熟練工,什么工種都有,哪個部位都能干。
老阮從事農村勞動力輸出工作已經有10多年,打交道的都是發達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對那些地方的用工情況了如指掌。“青島現在用工缺口在50萬至60萬人。我們在正進最多時有1600人,現在是1000來人。”
正進集團從一家私營小作坊起步,10年時間資產規模達到8.6億元,水產制品出口到20多個國家。集團人事部王經理告訴記者,今年國際市場看好,企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但1000多用工的缺口是個棘手的難題,阮久華也愛莫能助。
“既然‘搬’不動工人,我們就‘搬’廠。”正進在泗水的項目開始不久,就招到了近200人。其中近半數曾經在正進打工,因為成家生子等原因返鄉。老阮說,“青島現在平均900元的月工資也不容易招人過去,在泗水五六百元就都愿意干。”
記者從省統計局企業調查隊了解到,目前我省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招工難”問題突出,勞動密集型行業首當其沖。青島、濰坊等地營銷員、維修工、美容師等缺口都在6成至9成之間,部門經理及高級管理人員等缺口超過90%。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待遇。據企調隊對8個市服裝加工企業的調查,工人月薪多數為450—500元。
但對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產品物美價廉是傳統的優勢,提高工薪將可能使企業喪失成本上的競爭力,于是他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西部欠發達地區。整個產業布局的調整也因市場之手而萌動。正進集團將加工廠轉移的同時,正在青島大力發展進出口貿易及服務業等新產業。
責任編輯:孫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