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京10月21日電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說過:“小孩子不玩是長不大的,只有讓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長。”但是,南京市小學生心理信息采集與分析中心對該市1000多名小學生進行調查后卻發現:將近一半的孩子沒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機正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幾乎所有被調查的孩子都說,同伴
的參與會使他們的玩耍更加精彩,會使他們玩得更加快樂。對于他們而言,最佳的玩伴無疑是同齡人。調查發現:一般情況下,43.7%的學生放學后經常和同學或鄰居家的小朋友玩;節假日里,37.9%的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玩。但是,也有46.7%的孩子經常是一個人玩,他們缺乏玩伴。這往往是由于家長一廂情愿地出于衛生、安全等因素的考慮,擔心孩子會受到某種傷害或影響,從而不讓孩子和別的孩子在一起。
當然,在孩子的玩耍中,還應該有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家長。可惜,平時只有9.7%的家長經常和孩子玩。即使是節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長能陪孩子玩。更多的家長或是事務在身,無心顧及,或是自挖代溝,不屑陪伴,使孩子失去了玩耍的樂趣。
有關專家認為,對一個兒童來說,狹隘的禁錮,死氣沉沉的生活,將是一種可怕的災難,因為長大后的孩子將缺少可供采擷的歡樂的記憶和豐富的足以依賴的社會生活經驗。作為教師和家長,應鼓勵孩子和同伴玩耍,并有目的地加以引導,使孩子玩得健康,玩得快樂。 (殷俊 月俊 松筠)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