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6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山東召開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工作現場會,同行而來的還有來自美國、澳洲、泰國、日本、歐盟農業或食品方面的官員。各方人士對山東農產品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參觀了山東鳳祥集團、安丘外貿集團、諸城外貿集團等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
此前,外方對山東農產品的興趣已有表露
。今年5月14日,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專家到濰坊考察了出口熟制禽肉生產加工情況,這是美國官方首次考察我國肉類加工企業。6月11日,美國農業部副部長Elsa Murano女士一行再次對山東禽肉出口進行周密的考察,并表示有意向中國打開已設置多年壁壘的禽肉大門。
今年年初,中國農產品出口雖然遭遇了“禽流感”的重創,但年中又有一系列的利好消息,先是7月中旬日本對冷凍菠菜開關,之后又有歐盟放開我除禽肉等外的動物源性食品的限制。
外國官員一片OK
10月14日,外賓乘車到達參觀的第一站——山東鳳祥集團。
在參觀前,外方人士出言十分謹慎。然而,一進入廠區,他們驚喜了。從肉雞屠宰冷藏廠、鳳祥生物城、技術檢測中心,到熟食制品工場、工藝設計工場……考察完畢后,他們坐在企業接待室內,一邊品嘗著鳳祥的各種熟食制品,一邊進行評點:屠宰場衛生,OK;生產工藝流程,OK;產品質量,OK;HACCP認證,OK……美國動植物檢疫局亞太區主任高格是質檢方面的專家,他說:“看到鳳祥的生產檢測場所完全按照國際化標準操作,我將力薦美國政府與中國企業加強合作。”
15日,在參觀了安丘外貿集團的蔬菜、水果加工工廠后,美國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房默思對記者說:“之前許多人曾預測,從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算起,中國果蔬趕上美國的質量水平需要大約10年。而眼下中國最上乘的果蔬已經能夠達到這個標準了。這個前進的速度是最初預想的兩倍。”
源頭安全才能產品安全
“源頭安全才能產品安全!”這既是山東農產品出口企業在遭遇技術壁壘時留下的切膚之痛,也是它們跨越技術壁壘后形成的共識。 在安丘外貿食品有限公司,記者在加工車間看到正在加工出口日本的冷凍菠菜。總經理劉海燕介紹說,日本對中國冷凍菠菜開關后,公司準備了1個月才陸續向日本出口,目前已達150噸。上個月,日本官方檢驗機構分別從超市貨架和倉庫里隨機抽取該公司生產的冷凍菠菜,進行了24次、每次44項的農殘項目檢測化驗,各項指標全部達到了他們控制標準的要求。這歸功于嚴格的基地源頭控制。
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于樺說,要抓源頭,就要從“公司+農戶”的模式向“公司+基地”、“公司+農場”的模式轉換,徹底改變一家一戶的粗放型經營狀況。 從去年開始,山東檢驗檢疫局開始按照新標準對原有的備案種養殖基地進行了拉網式檢查,全省出口禽肉備案養殖場數量由原來的8000余家,按標準重新考核登記了390家。目前全省備案的蔬菜種植基地已有72萬畝,高風險出口蔬菜全部來自出口企業自屬種植基地;還有45個種植基地、約51000畝水果基地獲得了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智利的注冊。
一年新增壁壘260多項
國際農產品貿易目前是國際貿易中的焦點之一。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向記者分析了目前日益趨緊的國際貿易環境。他說:“各國現在紛紛把技術性壁壘作為控制貿易的重要手段,僅2003年,國外在進口食品和農產品方面就新增標準及內容260多項次。” 李長江說,日本通過修改《食品和農產品衛生法》及實施強制檢驗等手段進一步加強了對進口食品和農產品衛生的控制,如其在制定毒死蜱的限量標準時,將進口量較大的菠菜中的毒死蜱的殘留限量定為0.01PPM,而對進口量較少的蘿卜中的毒死蜱的殘留限量定為3PPM,相差300倍。最近又在食品衛生法中增加了禁止傳入的57種動物傳染病,形成對我動物產品出口的極大威脅。
美國則以反恐為名,于2003年12月開始執行食品和農產品注冊通報制度。歐盟也通過修訂關于食品標簽的指令、增加對我出口商品抽驗批次等,對我出口農產品設置障礙。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安全局副局長姜宗亮說,現在發達國家尤其對進口食品和農產品的農藥、獸藥、生物毒素殘留量、重金屬含量和生物、化學污染物等安全衛生要求越來越多,限量指標越來越苛刻。從目前的肉雞產業來看,生產要求已由最初的微生物、藥物殘留、“兩毒”等單項發展到全方位控制。因此,面對這種形勢,我們要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搞好質量控制的前提是首先制定科學的質量標準。
雖然國外技術壁壘對食品、農產品出口帶來的沖擊是殘酷的,也是長期的;但技術壁壘又決不是高不可攀。從2000年到2003年,我省農產品出口總值從35.3億美元,快速增長到65.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28.8%,可謂實現了“高門檻下的高增長”。今年1—9月份,我省農產品出口56.9億美元,同比增長26.4%,增幅高于全國水平約5個百分點。
(王爽)
責任編輯: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