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法庭的陪審團經過20多天的審理,終于對震驚該鎮的哈佛大學高材生、26歲的亞歷山大·普林-威爾遜殺害18歲的邁克爾·科洛諾一案進行了宣判。陪審團的裁定最終駁回了對這名哈佛大學俄羅斯與歐亞研究院研究生的一級謀殺指控,這使普林-威爾遜免于了終身無法假釋的懲處,但判處他6至8年的
監禁。
雙方各執一詞
9月20日,法庭開始審理普林-威爾遜的殺人案。在3個星期法庭的激烈辯論中,控辯雙方的焦點是關于2003年4月12日夜晚,在短短的70秒鐘內兩個男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普林-威爾遜是過失殺人還是純屬蓄意?
檢控官指控普林-威爾遜在那個深夜的街頭斗毆中,用刀刺中邁克爾·科洛諾身體五處,其中一處刺中心臟。當時普林-威爾遜喝醉了酒,穿著雨衣,走路磕磕絆絆,受到嘲笑,因而惱怒異常。
科洛諾的表兄塞繆爾·羅德里格茲描述稱,被告揮舞著刀子攻擊并狠毒地殺害了科洛諾,只是因為這個青年人稱他為“走S路的”。他作證說,由于汽車車門的毛病,他無法幫他的表兄。
而普林-威爾遜一再聲稱,他是在被科洛諾和羅德里格茲一再猛擊而倒地、頭部被踢時,他才從口袋里掏出了他的4英寸長的斯拜德考剃刀。
種族與教育的沖突
在14日陪審團裁決前,原告的姐姐達瑪麗斯在向法官作最后辯解陳述時強調了死者和被告二人的種族、教育和年齡區別。她說:“一個聰明的有錢的白種人的強勢是相當令人生厭的。我了解金錢是一種權力,但金錢不能決定正義。”
普林-威爾遜的辯護律師安·考夫曼反駁了此案是文化背景沖突的觀點。她說:“這與種族或階層或特權或財富或其他什么事情沒有任何關系。”被告的母親辛西亞·普林在庭審期間作了一個請求寬大的聲淚俱下的辯護,她說:“我非常擔心,監禁判決對他會是精神上的死刑判決。”
據悉,普林-威爾遜是哈佛中值得驕傲的學生,他精通幾國語言,沒有任何犯罪記錄,被拘捕之前正計劃參加法學院的學習。而科洛諾有吸毒前科,最近剛完成他的普通中學學歷學習,死前是查爾斯河一家餐館的廚師。
受害者家人不滿判決
據悉,由7名男性和5名女性組成的陪審團,在5天時間里總計花了21個小時認真對此案的判決進行了討論,14日一致作出了判決決定,駁回檢控官提出的判普林-威爾遜終身監禁的要求,僅判處他6至8年的監禁,同時也許再判他20年的緩刑。受害者科洛諾的家人和朋友顯然對此判決極為不滿,要求法官給以更加嚴厲的處罰。
當陪審團宣判普林-威爾遜因致命的街頭斗毆被判處監禁時,普林-威爾遜看起來精神上受到了打擊,但尚顯鎮靜。之后,普林-威爾遜被法警帶走,顯得非常憂郁且有些故作鎮定。據悉,他將在馬薩諸塞犯罪學院,一個最安全的監獄,立即開始他的刑期。他將有資格在六年后獲得假釋。(冷劍)
編輯: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