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專電(記者南辰)大眾汽車公司12日與同濟大學以及德國IAV公司在上海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將在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方面開展合作研究。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該合作項目將以大眾汽車公司提供的途安電動車平臺為基礎,采用國產的燃料電池組及高能電池,開發優化相應的汽車能量分配控制系統,
并根據相關的中國國家標準及國際標準進行樣車組裝、功能測試以及道路試驗,開發出適應中國行駛條件的燃料電池示范車輛。
大眾汽車公司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開發部總經理路德里施先生表示,出于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汽車制造商有義務以提高效率、減少排放為目標,推動技術革新,探索和開發符合人類發展需求的新型汽車動力技術。他說,為了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大眾汽車一直致力于新型汽車動力系統的研究,并已取得豐碩成果。相信這次與同濟大學的合作,將進一步推動大眾汽車公司與中國在新型汽車動力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方面的合作,并將對改善環境和節約能源產生積極的影響。
同濟大學校長、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萬鋼博士表示,燃料電池汽車是面向未來的動力系統,非常適合中國的國情,所以國家對開發燃料電池汽車給予了大力支持。同濟大學在燃料電池開發方面積累了豐厚的經驗,通過這次與大眾汽車公司的合作,將能更好地發揮技術資源優勢,為在我國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做出貢獻。
燃料電池汽車是以氫作為燃料的新型汽車。它利用氫和從大氣中吸取的氧進行反應產生電能,為高扭矩電動機提供能量,驅動車輛前進。其排放只有水,所以是名副其實的零排放汽車。燃料電池汽車還具有工作效率高、低噪音、行駛平穩和不依賴石油等諸多優點,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大眾汽車與同濟大學簽署關于燃料電池汽車合作研究項目的備忘錄更具現實意義,對于推動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清潔環境、節省能源等方面將會起到積極良好的促進作用。
同時,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汽車合作伙伴,大眾汽車一向認同和推崇北京2008年奧運會所提出的"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目標。開發以高科技、節能、環保為主要特點的燃料電池汽車,是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追求的目標相吻合的,也符合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長遠利益。在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中國,相信燃料電池汽車必將有巨大潛力和光明前途。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同濟大學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曾在2000年共同建立了大眾-同濟汽車研究院,并于2003年簽署諒解備忘錄,由大眾汽車資助在同濟大學中德學院設立了大眾汽車基金教席,加強了雙方在科研開發和學術交流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