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電腦、數碼、PDA……各種數字產品,為工作、娛樂帶來不少方便。記者最近發現,數字產品出現在島城人衣食住行中的頻率越來越高,從個人簡單的刷牙動作到給咽喉做個全方位保健,從給嬰兒探體溫到為老人測血壓,從主婦燒飯菜到胖人算脂肪率,處處都有“數字”產品的影子。
家住仰口路的李大爺血壓一直偏高,天天要吃降壓藥,醫生表示最好天天能監控血壓指數。細心的女兒便打算花1000多元為父親買套能打印血壓測量結果的電子血壓計。“用臂帶捆緊上臂,摁下‘開始’不一會兒,屏幕上便顯示出‘14595’兩個清晰的數字,這就是高壓和低壓,下方的小屏幕的‘72’是脈搏記錄;再摁一下附連微型打印機的最右鍵,‘嘀’聲過后,一條記錄著本次血壓值和測量時刻的紙條便打印出來了。老人操作既簡單又安全!” 在一家商場的數字產品柜臺前,一位中年發福的男士在妻子的“慫恿”下正在試用“體重脂肪測量器”。他在售貨員的指導下,先輸入了體重78公斤、身高172厘米兩個數據,再雙手平舉,抓住測量器的雙柄,只見測量器上顯示出“35%、26.4、1813”三個數字,以及一個偏胖的小人圖案。“您體形偏胖,脂肪率偏高。”售貨員解釋道。 記者在東部各商場發現這類“數字”商品盡管還沒有進入島城人的主流生活,但銷量也是逐漸增加。一家商場售貨員告訴記者,像電視經常做廣告的“懶人”電動牙刷,不怕跌碰、讀數方便的電子體溫計、方便老人測量使用的電子血壓計、血脂計等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時尚人士的寵愛。(劉蘭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