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消息 “藍白”狀告“藍與白”商標侵權一案,最終以“藍白”勝訴結束。煙臺“亨達利”叫板國家工商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一審也是含笑勝訴。
但兩者勝訴歡喜之余,他們付出的艱辛和代價卻是難以言表。“商標保護決不是兒戲!”煙臺藍白食品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始末
兩場商標官司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藍白”與“藍與白”商標官司風波的始末。
煙臺藍白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食品生產企業,1998年經國家商標局核準使用“藍白”商標,2001年4月“藍白”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2002年5月,芝罘區藍與白快餐店掛牌營業,其門頭招牌“藍&白”突出“藍”“白”兩字。藍白公司認為,藍與白快餐店的做法侵犯了藍白公司的商標權和企業名稱權,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藍白公司一紙訴狀將藍與白快餐店送上了“被告席”。市中院審理后一審做出了藍與白快餐店停止侵權的判決。藍與白快餐店不服提起上訴,最后經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調解,“藍與白”對門頭牌匾及價目牌進行整頓,同時補償藍白經濟損失10000元。官司經過一波三折,“藍白”最終討回了說法。
“亨達利”狀告國家商評委的官司,雖然“亨達利”一審勝訴,但最終結果還要拭目以待。
煙臺亨達利眼鏡有限公司是我市知名眼鏡零售企業。1998年10月23日,這家公司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注冊“亨達利”商標的申請,并于2000年4月7日獲得批準。然而,“亨達利”商標的注冊引起了國家鐘表行業協會“兩亨分會”的不滿,認為“亨達利”注冊為商標,侵犯了其他亨達利企業在先的商號權以及“兩亨分會”的名稱權。于是,便向國家商評委提出撤銷煙臺“亨達利”注冊商標的申請。2003年11月14日,國家商評委作出裁定,撤銷了煙臺“亨達利”的注冊商標。為保護自己知名商標,“亨達利”與國家商評委對簿公堂。案件一審“亨達利”勝訴。
現狀
16家企業1件商標
談起這兩起商標官司,許多法律界人士都說:“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是兩家企業經營者法律意識提高的表現。”
然而,回頭看看我市企業的商標注冊情況,不能不令人擔憂。
今年上半年,我市一家商標代理公司做過一次商業調查,在200家被調查企業中,只有50家企業擁有自己的注冊商標,僅占被調查企業的25%。面對這一調查結果,公司負責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市場拓展空間大,憂的是企業商標意識太淡薄。
記者在市工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163892家企業,注冊商標的僅有11044件,企業與商標之比為16∶1,而實際有效商標僅有6586件!
“煙臺企業的商標注冊保護意識還是不強。”
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科科長王本聯介紹說。如今,我市諸多企業沒有把商標當成一種無形資產。有的企業認為創名牌只是高新技術產業、大企業的事,而農副產品等初級產品的經營以及服務行業根本用不著注冊商標,忽視了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保護。另外,還有一些企業僅僅將商標看做一種產品標識,沒有認識到商標是重要的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資產,不及時注冊商標,會使自己辛苦創立的知名品牌被搶注,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啟示
商標保護刻不容緩
2001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商標法》,對注冊商標申請人作了較寬泛的規定,改變了原來只允許企業注冊商標的規定。從此,任何個人只要憑身份證和兩三千元注冊費用,就可以到當地商標事務所注冊商標了。
商標注冊門檻降低,讓很多人看到了這一市場商機。于是,國內外也掀起搶注知名商標的狂潮。
今年2月,福建泉州17個知名服裝商標被澳門居民吳楚帆搶注。3月,臺灣商人黃清雄在臺灣搶注泉州3個名鞋商標。6月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一份商標監測報告顯示,包括拉芳、雕牌、大寶、小護士等在內的13個知名日化商標在香港被創生有限公司搶注。同時,我國企業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事件頻繁發生:“英雄”金筆在日本被搶注;“大寶”在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被搶注;“紅星”二鍋頭在歐盟、瑞典、愛爾蘭、新西蘭、英國被搶注等等。
這一股股商標搶注潮,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呢?市小光律師事務所主任肖光元說,商標搶注至少帶來兩種惡果:一是被搶注商標的企業產品不能以原有商標進入搶注地市場,如果要進入,只能另換商標,對企業無形資產將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二是搶注者可以合法地把自己的產品冠以搶注的知名商標進入世界市場。
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馬先征分析認為,商標是國際經濟活動中的“世界語”,商標注冊先行是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準則。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市企業亟需提升商標國際保護意識,加快商標的國外注冊。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產品銷售取得法律保護,才能有效地防止別人搶注自己的商標,避免多年打造的品牌資產在海外流失,才能擁有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商戰利器,為產品邁出國門,走向國際創造條件。(孫向暉)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