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記者在濱海步行道上看到,前來游玩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他們往往都是舉家出游,被青島美麗的海濱景色所吸引 |
黃金周前4天“龍頭景點”濱海步行道凸現拉動效應:青島“一日游”時間不夠啦!
“十一”黃金周期間,如何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來青旅游?以往游客反映的“一天玩遍所有景點不過癮”的問題如何解決?怎樣才能讓島城的景點不僅留住游客,而且留住游客的“錢包”?前昨兩天,早報派出兩路記者,隨機調查60名游客,結果顯示,他們在青島至少要游玩兩天時間,有三成游客甚至要在青島停留四五天。據了解,其中絕大多數游客用一天的時間,專門游覽分布在濱海步行道上的各大景點。由于濱海步行道等一批新景點的建成,“拉長”了游客在青島游玩的行程,也給島城的旅游市場增添了魅力。
有了步行道游程多一天
前天下午,濰坊春秋旅行社導游譚雪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帶的是由33人組成的散客團,游客以三口家、夫妻和情侶居多。由于眾口難調,我們來青島第一天的安排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游覽濱海步行道和海底世界。”
譚雪梅向記者透露,她以往帶團早晨從濰坊出發,看完棧橋再去嶗山,當天晚上就能返回。但如今這樣安排時間就不夠用了,因為大部分游客在青島市區,除了想觀看老景點棧橋外,還把2008年奧帆賽場浮山灣和海底世界列為必看景點。旅行社為了縮短在青停留時間,不讓導游領著游客走完從團島至石老人如此長的濱海步行道,而是從中截取4個點,側重游覽棧橋、東海路雕塑、五四廣場和石老人景區,外加海底世界,這些就需用一天時間。再加上去嶗山一天,在青島旅游最少要用兩天時間才能把青島看個大概。
海邊賞美景必走步行道
記者在棧橋隨機采訪了10名游客得知,他們的游程安排不謀而合,第一天沿濱海步行道逛棧橋、五四廣場等沿海各大景點,晚上回旅館休息一日養足精神。次日上午爬嶗山觀光,在當時下午或第三天購物。
“前幾年,我曾經利用國慶節去過黃山、泰山、杭州等國內景點,一般行程都是一天就可結束。但我覺得青島與其它旅游城市不一樣,這里有山有海,若是玩一天就走,實在可惜。”安徽游客朱鴻感慨地說。
朱鴻說:“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關于青島萬人走濱海步行道的報道,后來又從電視上看到鑲嵌在青島前海的濱海步行道,感覺實在是太美了。這次來青旅游,旅游團里的游客都極力推介濱海步行道,發動大家向導游建議,去這條濱海觀光道上徒步游覽。濱海步行道讓我沐浴海風,觀賞海邊美景,真是終生難忘。”
一對小情侶傾情拍專集
與其他游客相比,25歲的昆明游客張可對濱海步行道更是十分傾情,他帶著女友邊走邊拍照留念,隨身攜帶的兩個膠卷照完后,依然游興未盡。張可說:“我陪女友在10月1日上午就來到青島了,按原定計劃,當日晚上就要返程,但女友深深地被青島的海濱迷住了,她纏著我沿濱海步行道拍專集。雖然我倆在青島的行程增加了3天,但我們覺得非常值得!”
關鍵是讓游客花時間參與
李輔斌博士:步行道的“參與要素”吸引游客
濱海步行道為何能夠起到拉動青島旅游消費的效應?青島大學旅游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李輔斌博士認為,關鍵是它注入了讓游客肯花時間走走的“參與要素”。
李輔斌博士說,“拴不住”游客這個問題,困繞著國內絕大多數的旅游城市。要想“拴住”游客的要件,是賦予景點的參與性和娛樂性要素,這樣才能避免游客來了,走馬觀花后就打道回府。濱海步行道和海底世界、嶗山太清和巨峰等“景點鏈”的形成,是島城吸引游客的“殺手锏”。
李輔斌博士建議,從市場上反饋的情況看,隨著青島旅游市場的升溫,目前島城的高檔賓館、飯店偏少。建議我市在做好市場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加快高檔賓館和飯店的建設,保持低、中、高檔賓館和飯店的協調發展。
濱海步行道“拴住”游客 前海沿線的“彩帶”已成為公認的旅游亮點
據介紹,在前些日子,由青島市旅游局和青島日報報業集團聯辦的“魅力青島”———2004年最受歡迎青島旅游景點排行榜評選活動結果表明,在青島參評的99個景點中,濱海步行道名冠榜首。這條鑲嵌在前海沿線的“彩帶”已經成為市民和游客公認的旅游亮點。
從市旅游局掌握的信息看,10月1日至10月4日,來青旅游的游客約有70萬人次,其中九成以上游客游覽了濱海步行道上的景點。濱海步行道拉動島城旅游消費效應已經凸現出來,使得外地游客在青島的停留時間,從原來的“一日游”,變成“兩日游”,甚至是“四日游”、“五日游”。特別一些舉家出游的內地游客,沿海濱步行道游覽后,往往會改變原來只在青島玩上一兩天后,接著再去煙臺、威海的計劃,而是直接在青島玩足后回家。他們做出這一決定的理由是:同是沿海旅游城市,青島極具代表性,沒有必要急急忙忙把時間浪費在旅途上。
據市旅游局有關人士分析,海濱步行道成為“黃金旅游線”后,明顯沖擊到部分不在前海這條“彩帶”上的景點門票收入。從發展青島旅游大局看,雖然局部利益略受損失,但卻帶來“拴住”游客的效益,還是非常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