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山東新聞網10月4日電 國慶節剛過,獲推薦免試讀研資格的劉東磊打電話說,山東省一所重點大學接受推免讀研申請就將截止,但因志愿學校只有一個,他不能確定申請該校有無把握。
“能獲推免資格,著實讓自己和家人很高興,沒想到還挺煩心!痹谏綎|大學威海分校商學院獲推免資格的劉東磊說。劉東磊
想申請山東省一所重點大學的經濟學院,經向有關導師了解情況,導師答復說,要在參加學校10月份的復試后由經濟學院和學校招生辦確定,目前申請者已不在少數。放棄該校,申請其他名校也面臨同樣的情形,而對一般院校又不滿意。徹底放棄推免資格,去參加明年1月的研究生入學統考,也難說考上如愿的高校。教育部規定,10月25日仍落實不了接收學校,推免資格就喪失了。
據《大眾日報》報道,目前我國的名牌高校對推免及接收推免讀研自主性較大,且各高校及專業推免率都不一樣,像山大的三個“國家基地班”,推免率能達到80%,加上參加統考錄取的,一個班讀研率能達90%以上,普通班推免率按教育部規定為10%。省屬山東師范大學等7所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推免率按教育部規定只有2%。
像劉東磊這種情況并不少見。這與目前高校基本采取級別對等的學校相互接受推免生有關,像山大就一般只接受設有研究生院的重點大學的推免生,一般院校則很難錄取到名牌院校的推免生。而且申請的志愿學校只有一個,學生只能到所申請的高校參加復試、面試。因為對高校來說,經復試錄取的推免生不報到又被別的院校錄取,學校就浪費一個指標。據統計,推免資格最終浪費掉的平均能達3%以上。
因此,有關人士建議,對推免生應增加志愿,多一些選擇,學生被兩所以至多所院校錄取又何妨?也可考慮適當打破不同層次高校之間的壁壘,增加錄取機會。(王 原 范進嶺)
特約編輯 徐新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