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一些問題和隱患也不容忽視:建設與應用的不協調、信息孤島層出不窮……對此,TCL教育互聯事業部總經理司練國認為:“教育信息化癥結的出現,很多原因出自教育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各自為陣、條塊分割的運作模式,由此造成了在產業鏈上對客戶需求了解
的脫節。” 直面問題:“蜂窩煤”結構何以釀成? 根據教育部的最新數據統計,到2003年,全國教育信息化投入達到上千億。但令人憂慮的是,90%的校園網絡都處在一種閑置、沒有充分利用的狀態,而能運用硬件普及性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估計不超過10%,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仍遠未達到預期目標,反而成為一個耗資千億的困局。 困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共享和整合,互聯互通問題沒有解決,許多城域網成為了“蜂窩煤”(上下垂直,橫向不通)結構,更是為教育信息化功能的發揮起到制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咸立亭一針見血地指出:“蜂窩煤”現象是怎么造成的呢?一般的分析認為是對教育信息化認識的深度不夠,沒有整體協調資源,或者觀念上沒有根本改變……但更多的觀點認為造成這樣的局面和教育信息化服務廠商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目前,從事教育信息化的企業各種軟硬件廠商出于自身規模和實力等原因,只能參與教育信息化的某一個環節,而對整體的系統需求分析、咨詢、實施服務等角色,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只是簡單客串;在服務提供上,更多的是表現為單一產品的提供,缺乏整體適合的解決方案,即使有一些廠商意識到“產品方案化,方案服務化”的重要性,并為之不斷努力,可在教育信息化這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前,其最終效果還是差強人意。因此,專家級人士認為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沒有形成明細的銷售、咨詢、實施服務、軟件商的分工,缺乏一個真正把各個產業節點聯系在一起,把每個廠商的螺絲釘作用轉變成發動機來發揮的產業生態鏈,由此造成了整個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不協調。 教育界人士則認為教育信息化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并且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校園發展很不均衡,同時存在大量對特定區域、特定校園的個性化需求,教育信息化本身需求就存在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多樣性。基于這樣的特點,使得教育信息化建設服務一方面要求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在除了能提供塔基的基本服務外,還得具有系統咨詢、整體協同和設計等個性化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將來自不同廠商產品和方案的互聯互通、相互兼容和互補將是必然。 路在何方:打造產業生態鏈 “先有教育,后有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須在教育理論指導下實行的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盡善盡美的前提就是在牢牢把握教育產業需求的基礎上,和相關廠商協作開展整個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設”,TCL教育互聯事業部總經理司練國在接受采訪時說,“在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及終端用戶中倍受高度贊揚的教育城域網建設VCM新模式的廣東陽江,我個人把其成功歸結為TCL教育互聯、廣東電信、陽江教育局、北京四中等單位攜手協作的輝煌成果。從陽江城域網建設及目前教育信息化遇見的諸多難題中,協作聯盟,打造教育信息化產業生態鏈應該是走出迷宮的捷徑之一。” 打造產業生態鏈,走戰略聯盟之路,有人從產業、企業及終端用戶的三維角度作了概要分析:對于產業鏈來說,可以克服各個環節“互不相干,各自為政”的局面,這對于教育信息化真正實現互聯互通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對于企業來講,在協作產業鏈中,可以實現產品、技術、方案、渠道、資源的共享,這不但有利于產品做厚,客戶做寬,而且其更大的優勢在于能夠從整體上把握好用戶的需求,克服了自身力量限制的不足;打造產業鏈,對于終端用戶,除了信息化提供廠商能夠為他們提供更為合身的產品、方案外,由于渠道及服務的共享,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戶使用中的全程服務,避免了出了問題互相推諉。 VCM聯盟,1+1>2的協同組織 在教育信息化中,攜手合作,聯盟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和做法,早2003年初就出現了“N+1”聯盟。當今在再次提及,專家認為,打造產業生態鏈,走戰略聯盟之路,這種做法能否實現它的威力,關鍵點在于如何走出1+1=2甚至出現1+1<2的老路,真正實現1+1>2。 事實上,在打造教育信息化產業鏈的大聯盟中,為全面實現1+1>2的聯盟威力,TCL教育互聯事業部的倡導下,幾個在信息化領域各有專長的企業——寧波華茂教育集團、北京四中網校、北京現代創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翰林匯軟件有限公司、廣東省粵教電子有限公司發起的VCM聯盟極具代表意義。 這幾家企業,都各有所長,是某一領域的領先者,所以能形成互補和協同效應。從TCL教育互聯事業部來說,其經過在教育行業的信息化市場的開拓和積累,已經有了真正適合客戶的資金解決方案、應用產品、建設模式等,具有把產品和解決方案做厚的基礎。這樣,從教育背景到產品方案和系統集成,一個貫通的產品鏈條便卓然而出。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VCM聯盟的出現,將給教育信息化帶來全新的格局。這一聯盟不僅可以達到資源整合的效果,形成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不但可以形成一個強勢品牌,更可以發展成為一種商業模式,從源頭解決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孤島、資源浪費,以及具體的資金、人才、服務等問題。
(特約編輯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