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9月22日電(記者王志)作為我國較早開展政府采購的省份之一,山東政府采購的效果顯著,五年“陽光交易”共“節支”42億元。
記者從22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濟南)國際信息技術博覽會政府采購協議供貨研討會上獲悉,自1998年開始政府采購試點以來,山東省政府采購規模逐年擴大,199
9年至2003年,采購額由20億元擴大到82.77億元,增長3倍多,累計完成政府采購額219.24億元,其中節約資金42.13億元,節支率達16.12%。同時,政府采購范圍也發生積極變化,由最初單一的貨物采購,擴大到目前的工程、服務采購。到2003年,工程采購量已超過物資采購。
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委托具有代理資格的社會中介機構承擔政府采購具體操作職能,目前山東省財政廳已認定77家社會中介機構的政府采購招標代理資格,并實行動態管理,已基本形成政府采購招標代理市場,有效提高了政府采購效率。
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阮鳳英說,推行政府采購制度不僅有利于節約財政開支,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及反腐倡廉,而且有利于推動市場經濟發展,實現采購人、供應商和采購代理機構等多方“共贏”。
據了解,按國際通用計算標準,政府采購額應占當年GDP的10%-15%,占當年財政支出的30%左右。阮鳳英認為,作為一項新興事業,目前政府采購除存在采購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共性問題外,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采購規模還不夠大,蘊涵巨大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