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修建的昆(明)曼(谷)公路從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磨憨邊境貿易區出境,預計今年底全線貫通。這條中國大西南連接老撾、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國際大通道建成后,西雙版納水、陸、空立體口岸區位優勢越加顯現出來,從而將推動這一區域與東盟各國的經貿合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西雙版納連接老撾、緬甸,距泰國、柬埔寨最近。全州東、西、南三面與老撾、緬甸接壤,國境線長達966.3公里。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瀾滄江---湄公河穿境而過,沿江順流而下可達老撾、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航空直達曼谷和萬象,是云南唯一擁有對外開放的水、陸、空國家級立體口岸的民族自治州,也是我國與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4國果蔬進出口最重要的通道之一。
區位優勢助西雙版納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先行先試。在2002年10月舉行的首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西雙版納論壇會上,來自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的客人以及國內的有關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就西雙版納如何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加快通往東盟國家的水、陸、空通道建設,拓展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關系等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大家認為,西雙版納地處我國連接東南亞的結合部,與老、緬兩國山水相連,鄰近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與周邊國家的交往悠久,并已初步建成了通往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流域各國的水、陸、空交通網,在推動貿易區建設進程中有著區位、資源"先天優勢"和開放前沿等優勢。為此,建議該州圍繞昆曼公路、瀾滄江-湄公河航運大通道建設,以發展跨國旅游為新的突破口,以發展對外經貿為重點,以農業資源開發為基礎,在次區域各國尋求更大的合作和發展空間。
西雙版納高度重視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憑借口岸、通道和窗口的優勢,千方百計拓展與周邊國家經貿往來。目前,全州已形成了三個特色各異的對外經濟貿易區:一是以景洪港口為依托,瀾滄江---湄公河為軸線的中、老、緬、泰轉口經濟貿易區;二是以勐臘、磨憨口岸、昆曼公路國際大通道為中心的中老經濟貿易區;三是以勐海縣打洛口岸為重點的中、緬經濟貿易區。
據介紹,目前經濟貿易區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錳礦、鋸材、紅毛丹罐頭、植物油、龍眼干、香蕉干、天然橡膠、水麻皮等;進口的商品主要有:錳鐵、成品油、水泥、瀝青、蘋果、大蒜、摩托車、電視機、電池、百貨、副食品、服裝以及部分柴油機、小型汽車、自行車、空調等。據進出口貿易額占全州四分之一的西雙版納任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這家公司今年1月至5月進出口貿易額達4992萬元,邊境貿易前景非常看好。(來源:
新華網 作者: 陳保江)
(特約編輯 馬瀅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