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濟南9月20日訊 記者 楊飛越
來自省統計局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19.91億元,同比增長44.16%,利潤總額繼續位居全國第一。
原材料價格上漲,給工業利潤增加帶來相當大的壓力。據悉,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工業品出廠價格上升5.6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升13
.1%,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的2.31倍。成本上升,企業利潤為何卻不斷增長?據省統計局對全省19個重點行業具有代表性的116家工業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面對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的不利局面,企業主要采取以下7種措施積極應對,最大限度降低不利影響,使企業利潤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首先,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經濟,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其次,以產品質量取勝,確保價格不降、銷路暢通;加強技術創新,重點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開發新產品,開發新產品有利于維護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地位,充分挖掘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能力;調整產品結構,從結構調整中獲得利潤;加強成本控制,強化內部挖潛,節能降耗、降低單位成本;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有關專家預測,由于目前原材料價格依然保持強勁的上升勢頭,今年下半年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仍將繼續承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且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沖擊開始加大。上半年,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采取了各種措施盡量減少損失,同時消耗著部分低價購進的庫存原材料,因此,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沖擊被部分抵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