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的經紀公司連鎖店面年內計劃超過百家后,我愛我家也正式向媒體宣布要向百家連鎖店目標挺進,年底店面將達到100家。與此同時,鏈家房地產經紀公司也表示,該公司年底連鎖店數量將達到50家。而21世紀不動產也力爭年底將國內加盟店總數突破至500家。種種跡象表明,目前中介市場正在加快“跑馬圈地”的速度。
業內普遍認為,北京二手房市場不斷擴大是企業擴張的基礎所在,而這種擴張也將加劇行業競爭,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但若盲目擴張,則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
現狀:各大中介公司四處紛增店鋪
21世紀不動產市場部經理高學忠稱,北京對租賃代理推行交納60萬元保證金制度后,很多公司退出了這一市場,擴大了大型中介企業的“圈地”空間。
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表示,目前中介市場交易量增速明顯,今年二手房交易預期是50000套,若按目前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長,未來兩到三年內二手房交易量將趕超上海。目前上海大型中介公司連鎖店面大多已達到了200至300家的規模,我愛我家按每周開一家的速度趕超,基本可以跟上這個節奏。由于目前二手房熱點區域正逐漸由市中心向郊區轉移,也使得大公司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據了解,近期我愛我家在通州、昌平,方莊和上地等區域都增添了新店面。
原因:可降低單筆業務成本
高學忠表示,房地產租賃和買賣的地域性很強,中介業務通常被看做是一種社區地產,主要靠終端制勝。在目前房源緊張的大環境下,中介公司盡可能地擴大自己的接觸面,也是可行的。
胡景暉表示,經紀公司要做到一定的規模才能產生規模效應,提高成交率。在不吃差價的情況下,經紀公司還要在租賃或買賣業務方面保持贏利態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房源和網點的多少。
擴大規模后,單筆業務的成本得以下降,經紀公司還能為客戶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服務,增強市場競爭力,這也是目前經紀公司熱衷于擴大規模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醒:盲目布點將加重企業負擔
北京中匯信元置地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張秉興認為,中介公司以規模求效益的發展方向無可厚非,但也要防止盲目攀比。
目前北京多數大型中介企業的連鎖店面在20家以上,也有部分店面自稱達到70家以上,但員工總人數基本都保持在400至500人左右,每月的營業收入也在300萬至500萬元之間。
有的經紀公司一家店面的工作人員總數是其他公司店面人數的3倍。
胡景暉認為,這也表明店面規模并不能代表企業市場份額,經營質量依然是連鎖店發展的關鍵所在,盲目布點反而會增加企業負擔,降低經營水平。
擴展意義
提高行業整體經營水平
規模化經營有利于行業門檻的提高
中介行業擴大規模最大的意義在于,將使北京中介市場擺脫企業多而分散的局面。
目前數千家小企業分散經營造成了整個中介行業低水平競爭的狀態,因此,提高二手房市場的經營水平,促進市場的規范化已成為業界的共識。
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今年7月份正式成立后,宣傳貫徹房地產經紀、咨詢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并擬定房地產經紀人行為規范和自律準則。業界認為,在北京二手房交易量穩步攀升的大背景下,今年發生在中介行業的一系列企業擴展事件,如規模化經營,首次成立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等,都表明中介行業門檻正在逐步提高,市場正向著規范化方向挺進。
圈地心得
不僅拼規模更要比實力
重點仍是提高服務品質及營銷創新等綜合能力
鏈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市場總監宮萍表示,連鎖店除需達到一定規模外,還必須提高企業服務品質、經紀人素質、產品和營銷創新能力等。
宮萍稱,“鏈家”在擴大網點的同時,近日還推出了年付月租,資金托管等升級細分產品。“我愛我家的網絡營銷業務也開始崛起。他們開通了”房產一線通“熱線,網上進行二手房交易,提高了交易速度。據”我愛我家“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連鎖店、網站及”房產一線通“熱線聯系業務的客戶占到該公司客戶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規模不斷擴大、營銷手段不斷創新的同時,“誠信度”和良好的服務也成了各中介公司競爭的焦點。“我愛我家”在二手房買賣中推出“透明交易”,保證了購房者購房成本的進一步降低。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各大公司的規模與實力還沒有拉開很大的差距,時下正是各大公司搶占行業制高點的關鍵時期,經紀公司開展全面業務競爭對整個市場的發展也是很大的利好。
張家齊
特約編輯 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