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我省出國培訓團組每年都在200多個,可今年一下子壓縮到80來個。這是我省實行項目專家論證、從嚴控制的結果。
近幾年,我省選派黨政機關干部和技術、管理人員出國培訓,總體來看效果很好,但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是培訓學習針對性不強,實效欠佳。特別是有些黨政干部團組,所學專業與本職工作毫無關
系,回國后學非所用。
二是人員資格控制不夠嚴格。有的外語水平不過關,有的年齡偏大。按規定,出國培訓人員年齡不得超過50歲,但有一些官員,已近退休年齡,還千方百計爭著出去,出國培訓似乎成了一種政治待遇。三是培訓團組過多過濫,造成財力浪費。
為確保出國培訓取得實效,負責這項工作的省外國專家管理局對癥下藥,從今年開始,聘請專家對所申報項目進行論證,嚴格控制團組數量。他們將項目分為技術培訓、管理培訓、黨政機關干部培訓三大類,分類聘請專家,組成三個專家組,對申報項目逐一論證,分清輕重緩急,對不需派出或可派可不派的堅決不派。
黨政機關干部出國培訓項目,是專家評議、控制的重點。專家掌握的標準非常嚴格,一是培訓內容與改革有關。如出國學習公務用車辦法,可推進省內公車改革。二是培訓可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出國學習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的,回國后可促進省內城建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城市建設。三是培訓國內、省內緊缺人才。如國內、省內熟悉證券監管和掌握WTO規則、國際法的政府管理人員很少,培訓這類人才的項目受到支持。
在派出培訓人員的層次上,我省也從嚴控制。無關緊要的人員不派,派關鍵人物、決策人物,他們回國后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如一些市縣申報項目,選派城建系統的處、科級干部出國培訓,省人事廳外國專家管理局提出,壓縮人員,提高層次,由分管城建的副市長組成出國培訓班。(記者 滕敦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