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秋節越來越近,省城濟南月餅大戰硝煙彌漫。但作為一種普通的節日食品,月餅如今動輒數百元、上千元的身價,令眾多消費者對月餅的真實價值沒底。9月18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商家負責人向記者自爆內幕:“月餅身價是被人為抬上去的。”
進
賣場費用高
“月餅價格高,首先大賣場要價太黑,價格不高根本不夠各種進店費用”,月餅廠家負責人李某說起大賣場,氣就不打一處來。去年中秋,他代理的品牌月餅進入省城某大超市,最終一算賬,賣的錢還不夠給超市的費用呢。
李某向記者透露了超市的收費黑幕,以歷下區某大超市為例,月餅的一個檔期20天到1個月,1平方米攤位進店費就要1萬元,如果要大一點,價格還要高。商場還要高額“返點”,一般在30%,每賣100元錢,就要交給超市30元。此外,還要收一些條碼費、上柜費等。
李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個檔期能賣10萬元,其中至少有4萬給了超市,對于廠家來說,這都是利潤,廠家只有提高價格,否則廠家只有虧本的份。
包裝費占價格七八成
無論多么豪華的月餅,月餅本身價值并不貴,如果按實際價值賣,是沒有利潤可賺的。為了賺錢,只有通過包裝這條路,這也是迎合消費者的需要。
李某告訴記者,鮑魚、魚翅月餅其實也只是炒作概念,滿足一些追求豪華的消費者需要。其實,這種月餅保質期比普通月餅要短一半,一旦過期,很容易吃壞肚子。
正規廠家生產的普通的月餅,包括棗泥、五仁、果味的,一斤月餅實際價值約在15元左右,廠家還能有點利潤。如果能見到果肉、蛋黃,價值約在20元左右。
但這些價值相差不大的月餅放進了不同的包裝,就賣出了不同的價格。據李某介紹,如今多數月餅都在賣包裝,包裝費甚至占到價格的七成或八成。
“搭配”禮品貓膩多
眼下,豪華月餅都流行“搭配”風,月餅里面不是放上茶葉,就是美酒、茶具以及銀器等,這些贈品質量怎么樣呢?
李某向記者講述了月餅商家選購贈品的“訣竅”:贈送酒的,肯定不能選知名品牌的暢銷酒,要么選全是外文的洋酒,要么就是包裝精美的仿冒雜牌酒。這里面的道理在于,送品牌酒、暢銷酒,價格很透明,價格定低了沒利潤,定高了就賣不出去;選擇洋酒或者雜牌子品牌,自己就可隨意定價。
選購茶葉很少有名牌廠家的原裝貨,而是從市場上批發來的散茶,然后裝入茶盒中。至于茶具,則更是采購的質低價次產品,有的甚至是名牌的假冒品。(記者 胡磊 實習生 肖遙)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