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讓大多數(shù)高考考生羨慕的成績——614分,整整比一本錄取線高出56分,但就是這個成績的創(chuàng)造者、沈陽二中應屆畢業(yè)生張程卻做出了也讓大多數(shù)考生瞠目的選擇——他放棄了升入大學,選擇了復讀。
而張程僅僅是高分復讀生中的一員,隨著新學期的開學,很多在高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為了來
年考取理想大學開始了“高四”生活。
現(xiàn)象堪憂 考了高分不去上大學,我自愿復讀
在經過一個假期的沉寂后,沈陽大大小小的高考復讀班也熱鬧起來,這其中有很多上線生,尤其是一些上了重點分數(shù)線的高分生,高分復讀成了一個令人關注的現(xiàn)象。
在我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恢復高考制度后,復讀現(xiàn)象就已出現(xiàn)。但當時復讀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招生計劃有限,考生為考取大學,復讀三四年者不乏其人,個別的甚至“臥薪嘗膽”復讀8年,被戲稱為“8年抗戰(zhàn)”。
到了近幾年,高校發(fā)展很快,入學率連年攀升,復讀的原因也開始多元化,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受到普通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考生也從追求“上大學”到以“上好大學”為目標,復讀熱呈升溫趨勢。
遼寧省實驗中學明佳高考補習學校今年招收了640名復讀生,比去年多了80人。由于要求到這里復讀的學生很多,今年招的復讀生高考成績均在550分以上,而且還要通過面試,有十多人的高考分數(shù)超過了640分。
該補習學校副校長雷軍分析說,“從目前情況看,高分復讀生的比例一年比一年多。”高分復讀生多數(shù)是在填報志愿時,對自己估計過高,只填報重點大學。由于高考分數(shù)沒有達到所填報院校的投檔線,即使高校有缺額時有補填志愿的機會,也不想去,結果只能落選。
目前,沈陽市有60多個復讀學校,每年的學費在4000元至9000元不等。這些高分生的加入也能提高復讀錄取率,等于給各復讀學校提升品牌效應。
深層原因 為了將來好就業(yè),我不怕再苦一年
十二年寒窗苦讀,一年高考,如今有了讀大學的機會為何又主動放棄?(記者 關切) 編輯:小語
特約編輯: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