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萊西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克服國家政策調整、禽流感疫情、原材料漲價、煤電油運緊張等因素帶來的不良影響,通過發展鏈條經濟、集群經濟、園區經濟模式,促使經濟呈穩步發展趨勢。截至目前,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幅度有6項在青島5市中名列第一,5項名列第二,全市國內生產總
值完成68.8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7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2.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6.42億元,同比增長4.2%、26.5%、14.5%,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26億元,同比增長24.6%。 ———以鏈條經濟為基礎,推動農業產業化向縱深發展。圍繞畜牧、蔬菜、林果、花生四大主導產業,持之以恒地抓好產業化經營,構筑起六大產業鏈條。按照引進“洋”龍頭、培育“新”龍頭、膨脹“原”龍頭、掛靠“強”龍頭的思路,加快農副產品龍頭企業發展步伐,實現了龍頭企業群體化。目前,全市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40家,年加工農產品120萬噸,占農產品總量的一半以上,年出口1.86億元,占出口總額約三分之一。形成了以雀巢、希杰、九聯為代表的畜產品加工企業群,以萬福、亞細亞為代表的蔬菜加工龍頭企業群,以東生、佳德為代表的花生加工龍頭企業群,以南南和三豐為代表的果品加工、貯運龍頭企業群等6大產業鏈條。通過六大產業鏈,逐步實現貿工農、產加銷一體化。全市80%的農戶和70%以上的耕地納入了產業化經營,有效地實現了城鄉互動、工農互動協調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目前,全市較大規模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60戶,全市50%以上的農產品實現了轉化增值。 ———以集群經濟為“支撐”,搞好產業對接。重點圍繞對接青島四大產業基地,確定了食品加工、礦產建材、紡織服裝、化工、電子信息、機械制造六大主導產業,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發展模式,努力實現上下游產品配套和相關產業的橫向拓展,打造競爭力強的工業板塊,把萊西建成制造業強市。目前,六大產業中食品、紡織等已初具規模,聚集效應日益顯現。全市食品產業已發展到260家,年出口創匯1.8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7.38億元,同比增長35.9%;產品銷售收入51.65億元,同比增長35.5%;利潤總額9500萬元,同比增長43%。 ———以園區經濟為承載,膨脹工業總量。按照“振興萊西靠工業,工業發展靠項目,項目承載靠園區”的思路,以最大的精力、最強的力量抓好項目引進和建設。對原有的園區重新進行整合,組團發展,形成了50平方公里的南部工業組團和8平方公里的北部工業組團,實行統一配套,統一開發。今年以來,全市共引進外資項目109個,合同利用外資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2029萬美元,同比增長46.4%;引進內資項目348個,實際利用內資17.86億元,同比增長50.59%,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92個,占總數的26.4%。(趙曉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