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9月8日發布的《關于民工短缺的調查報告》顯示:工資待遇長期徘徊、勞工權益缺乏保障、企業用工迅速擴張、經濟增長模式面臨變革等多種原因造成局部地區民工短缺。 近日,就國內一些地區出現民工短缺的情況,勞動和社會
保障部組織專家對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閩東南、浙東南等主要的勞動力輸入地區和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幾個勞動力輸出大省進行了重點調查。 結果顯示:企業缺工主要發生在珠三角、閩東南、浙東南等加工制造業聚集地區;需求量大、嚴重短缺的是18~25歲的年輕女工和有一定技能的熟練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課題組的有關專家分析:“有四方面的原因造成民工短缺,其中工資缺乏吸引力和勞動條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主因。”據悉,珠三角地區12年來月工資只提高了68元,而這些年來消費物價總體水平已明顯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