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商琦 實習生林絮 通訊員胡燕妮)昨日,“拒絕傳銷,凈化校園”座談會在華南師范大學召開,從而拉開了廣東高校統一打擊非法傳銷行動的序幕。據悉,這是全國首次在高校中開展打傳行動。
據省工商局相關人士介紹,今年4月份以來,該局對全省34所高等院校進行了調查,發現參與非法傳銷行動的
在校學生有300多人,其中有一部分是自2002年10月份就加入傳銷行列的。另有數據顯示,從2003年至今,廣州市遣散的26000多名傳銷人員中,18-26歲的占了90%。傳銷“黑手”已經悄悄地伸向校園,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在校園中開展打傳行動迫在眉睫。
傳銷組織有個“二八定律”
據悉,為了發展“下線”,傳銷人員的慣用手法一是情感滿足,二是利益誘導。有的組織甚至通過開展異性間求婚的游戲來消除新成員的害羞和自卑。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邱鴻鐘教授指出,傳銷組織有一個“二八定律”,他們對新入伙的人80%談感情,20%談事業,通過互稱“老總”來刺激他們的成功欲望,并通過求婚游戲使新成員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從而使他們對傳銷從反感、抵制轉變成認同、接受,直至狂熱追求。
而傳銷組織的另一個“撒手锏”則是經濟利益的誘惑。邱教授指出,許多大學生涉世不深,又抱有迅速開創事業報答父母的志向,傳銷組織者正是抓住了這個心理,以高額投資回報為誘餌,使誤信傳銷的年輕人沉迷在“傳銷發財致富的幻景”之中無法自拔。
緩解就業壓力才能根除傳銷
省教育廳副廳長何小魯表示,緩解就業壓力才能根除傳銷。何小魯指出,高校除了應加強學生工作的管理,重視對學生的法律、道德和自律等方面的培養外,關鍵還在于積極創造條件幫助畢業生就業,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邱鴻鐘教授則表示,高校教育需要反思。“傳銷課程”何以能將大學生的思想重新格式化?就是因為高校教育存在空檔,造成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欠缺,從而為傳銷人員提供了可乘之機。如何幫助大學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觀是高校教育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據悉,從6日至11日,省有關部門將在高校聯合開展“拒絕傳銷、凈化校園”宣傳活動周活動,提高學生防范意識,從源頭上堵住傳銷活動向校園的滲透蔓延。同時,全省各地還將繼續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重點打擊以誘騙學生參與的傳銷組織。
特約編輯:wgl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