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寧夏視窗9月4日電 禮牧 報道 長期以來,中寧的旅游資源一直未被世人所知,或者說知之甚少,加之絕大部分旅游資源還處于閑置、待開發狀態,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經濟增
長點,旅游產業形態尚未形成。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中寧目前還沒有制訂發展旅游的總體規劃和重要景點建設的詳規,開發旅游資源、培育旅游資源缺乏指導依據,一些景點在無規劃控制的情況下盲目投資、隨意建設,低標準、低水平發展問題突出,已建成的一些旅游設施未能產生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些重要旅游景點對外宣傳上名稱不一,文化內涵不深,對公眾感召和吸引力不強,宣傳形式少,力度弱、氛圍不濃,缺乏旺盛的“人氣”拉動,旅游資源開發遲遲“熱”不起來,景點經營始終“火”不起來。通往一些旅游景點的部分路段至今仍是土路或砂石路,游客行走不便;大部分景點沒有購物、乘涼、公廁等旅游基礎設施;部分旅游資源甚至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令人擔憂。
中寧縣地處古絲綢路中轉要沖,寧夏陸路、鐵路交通的樞紐位置,銀川至沙坡頭、銀川至六盤山兩條旅游線路的交匯地帶,是游客南來北往、東進西出的必經之地。境內自西向東、從南到北分布著石空大佛寺、牛首山寺廟群、枸杞觀光園、黃河文化城、長山頭天湖等20多處風格迥異的自然景觀以及“牛首慈云”、“鳴沙過雁”等10多處人文景觀,構成了以特色產業、生態觀光、歷史文化古跡、天然湖泊濕地、古今水利設施、人文傳說為基礎的旅游資源體系。豐富的旅游資源集中涵蓋了富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枸杞文化、雄渾厚重的黃河文化、深沉悠遠的絲路文化、神秘的佛教文化、豪邁的邊塞文化以及各民族和諧相處、友好往來的多民族文化,這“六大文化”構筑了中寧獨特的旅游文化體系。加之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其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拉動客源、搞活人氣的地利條件,這使得中寧旅游業無論在旅游資源、文化底蘊還是在區位上都有優勢。
中寧縣旅游資源布局合理,開發潛力巨大,已經具備了發展旅游業、培育經濟增長新亮點的有利條件,如何充分開發利用這一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來源:人民網)
(特約編輯 馬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