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3日)上午,省環保局張凱局長通報了省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況,指出由于治污項目進展緩慢,農業面源污染嚴重,部分企業治污設施和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轉不正常,水污染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據統計,省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建設目前取得階段性進展,沂沭河干流基本實現水體變清。省轄淮河流
域今年7、8兩月監測18個目標斷面中,優于V類的達13個,占72.2%,其中9個斷面已經達到規劃目標水質,占50%。COD指標均值為35.2mg/L,氨氮均值為1.88mg/L,兩項指標處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V類水質范圍內,優于去年同期水平。
但是,目前省轄淮河流域距離國家計劃目標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治污形勢十分嚴峻。截至目前,國家“十五”計劃225個項目中仍有84個未開工建設,未動工率占37.3%。其中,52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已建成15個,在建13個,開工率只有53.8%;153個工業點源綜合治理項目中有44個已建成,65個在建,開工率為71.2%。
農業面源污染嚴重。據省環保局張凱局長介紹,在我省水污染治理中,來自工業污染的占48%,而生活面源污染已占到52%。在省轄淮河流域內,我省化肥、農藥施用量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0%左右,70%的用量流失或殘存在農產品和土壤中。區域畜禽養殖糞便總量每年約1億噸左右,有40%直接排入環境。
目前距完成國家淮河“十五”治污計劃只剩一年半的時間,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通水也僅有三年半的時間。針對嚴峻的治污形勢,省人大將于9月上旬對省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執法檢查,督促相關部門盡快落實治污項目,確保淮河流域水質變清,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如期通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