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首頁 | 社區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教育頻道 > 中高考 > 正文  
滾動新聞
2004年高考語文試卷分析及2005年命題走向
青島新聞網  2004-08-31 10:15:58 搜狐網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一、2004年高考試卷分析    

  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全國卷Ⅰ)進一步貫徹了《中共中央、國務 院關于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體現了國家教育部深化高考改革的指導 思想
,總體上繼承了2003年的改革方向,調整了格局,體現了“穩中有變,穩中
求新”的特 點。既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繼續緊扣新頒布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和《2004年普通高等 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命題;又順應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潮流 和新課改對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有創新和發展。從全卷看,命題在“強化思維,注重運用 ”上體現了鮮明的特點。試卷從總體上看,既有助于對語文學科教與學的進一步感悟與落實 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發揮高考對學生語文素質的測查功能,有利于高校選拔有學 習潛力的人才。

  1考試內容體現了《考試大綱》的要求。

  2試卷結構有三點調整:①總題量由原來的26道減為25道。②第Ⅰ卷由原來的45分減為42 分,第Ⅱ卷由原來的105分增至108分。③文言文閱讀的5道選擇題減為4道,分值由15分減為 12分;翻譯分值從5分調為8分。

  3考查的能力層次和考點分布。第1小題,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第2小題,識記現 代漢語的字形。第3小題,恰當使用同義實詞、虛詞。第4小題,恰當使用成語。第5小題,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第6小題,辨析病句。第7小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第8小題, 篩選并提取文中信息。第9小題,按文章內容推斷想像。第10小題,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 。第11小題,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第12小題,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第13小題 ,篩選并提取文中信息。第14小題,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第15小題,翻譯古詩文中的句 子。第16小題,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第17小題,默寫常見的名句名 篇。第18小題,對作品指定內容分析。第19小題,理解歸納文章內容。第20小題,篩選并整 合文中信息。第21小題,對中心思想、主要內容的概括、賞析。第22小題,語言表達簡明、 得體。第23小題,語言表達得體、生動、新穎。第24小題,正確使用對仗的修辭方法。第25 小題,話題作文。

二、高考命題走向  

  高考語文命題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其主要標志是:在形式方面,調整改造了試卷形式和試題形式,使語文測試的方法更加有效,并且提高了測量評估的客觀程度;在內容方面,經過20多年的調整,形成了從知識考查到能力考查的較為全 面的語文測試體系,其中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寫作四個部分;在理論研究方面,制定了高考語文的能力要求和能力層級,使語文的測試有了明確的目標,對中學教學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1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

  ①繼續加強對語言運用的考查。高考越來越注重對能否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這種能力的考查,近些年來,高考試卷盡量減少了非能力性考查的題目,純粹考記憶的題目逐步減少。今后的命題會更加突出能力考查,適當減少一些純知識內容的考查。

  ②試題材料的選擇突出時代感,貼近中學生實際。語言知識和綜合表達題在選擇語言材料時,越來越貼近生活,貼近中學生的實際,并努力滲透到不同學科、不同領域。這些材料有利于引導中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開闊知識面,提高文化素質,符合新課改的理念。試題選材的時代性,密切與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相結合,凸現人文性是高考語文試題發展的重要趨勢。

  ③考查形式穩中有變。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結構作出重大調整,客觀題由原來的20題減少到15題,古典詩歌的鑒賞由選擇題型改為主觀題型。在保持兩年的穩定之后,2004年高考語文試卷的結構又作出調整,客觀題由15題減少到14題。在這幾次調整中,主要是文學鑒賞和文言文的考查形式發生了變化,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的考查形式基本沒有變動,保持了相對穩定。在2004年試卷結構作出調整后,估計2005年的試卷形式將保持穩定,不會有大的變化,因此,對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的考查形式將保持穩定。但是也要注意到,在試卷的第六大題--即對語言運用的考查——中,每年都要有新的考查形式出現,對這一點,考生是應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的。

  2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

  自2002年恢復對名句名篇的考查,文學常識就暫時沒有列入考試范圍。名句名篇不僅有記憶的因素,還包含有深刻文化內涵,因此,估計在2005年的高考中,文學常識還將暫不列入考試范圍。但文學常識在平時的學習中還是要注意積累的。

  名句名篇的考查重點在課內,但課外一些名句名篇也可能在考試中出現,不要忽略對課外名句名篇的記憶、積累。

  3古代詩文閱讀    

  2004年《考試大綱》要求“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古代詩文的考查將繼續堅持對“淺易的古代詩文”的考查。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文言文選材以史傳類為主,議論性材料附著在史傳類材料上。所謂“淺易”,主要是指:

  從文章運用的詞匯來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詞與次常用詞,非常用詞出現的機會較少。 同時,盡量避開名物典章制度等專門術語;從文章出現的語法結構來看,主要采用常見的文 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等。此外,文言虛詞也以常見而典型的用法為 主,冷僻罕見者一般不會出現;從文章的體裁上看,主要是敘事、寫景、抒情、一般說理等 形式,而不是專門性較強的學術著作之類的作品;從文章內容的涉及范圍來看,同古代文化 背景知識的聯系較為松散,少用典故,無須在學習時了解過于復雜的背景材料或逐個理解出 現的許多歷史事件與歷史故事。

  ②詩歌鑒賞選材淺易,考查全面。詩歌鑒賞能力測試試題,選材上古詩多是課外篇幅短小、淺易新鮮的詩詞曲,以唐詩為主,宋詩、宋詞、元曲為輔。“淺易”同文言文選材的特點一樣,是指所選詩歌內容上與詩人寫作的歷史文化背景沒有太多的聯系,表達上較少運用典故,文字淺顯,所表達的主旨,抒發的情感,容易被現代人所理解。

  就命題形式看,古代詩文的考查將保持相對穩定。

  文言文的考查以客觀題和主觀題結合的形式出現,即對文言實詞、虛詞的考查以及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還將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而文言文翻譯將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且翻譯的比重會加大。2004年文言文客觀題由5道減少到4道,主觀題形式的文言文翻譯由原來的5分增加到8分,都表明了這種命題趨勢。

  文學鑒賞的考查漸趨綜合。從近幾年高考命題發展趨勢看,綜合性越來越強,思辯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文學鑒賞試題的考查角度,從起初作品具體字句的理解,轉到對全詩思想內容與表達技巧的綜合鑒賞評價。同時,隨著試題綜合性進一步增強,難度必然會加大。古詩鑒賞是高考測試中綜合性較強的題目,是對一個考生語文知識、能力、素養的大檢閱,它的難度也就在這里,且試題答案漸趨開放。

  4現代文閱讀    

  經過多年的命題實踐,高考現代文閱讀的命題技術日趨成熟。現代文閱讀試題的選材在穩定中呈現多樣化的特點。既選擇自然科學類材料,也選擇社會科學材料和文學作品。近幾年的考試小閱讀試題選擇的材料趨向選擇介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材料,這凸現了高考語文試題關注人文精神的發展趨勢;大閱讀試題選擇的材料著重在文學作品,側重選擇散文,尤其是文化內涵較深厚的散文。2005年的高考會繼續保持這種選材特點。

  隨著我國語文測試學研究的深入,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高考現代文閱讀,閱讀測試的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現代文閱讀在第一卷側重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的能力,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的能力;第二卷中,除側重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的能力外,還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分析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以及對文章進行鑒賞評價的能力,題目設置盡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基本材料,照顧考生閱讀和思考的先后順序,努力體現由語義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同時盡量使試題突出開放性。這些特點在2005年高考中還將繼續保持下去。

  5寫作    

  就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命題形式是話題作文,且對文體不加限制,這有利于更好地使考生發揮自己的優勢,寫出比較理想的作文。從試題的內容看,2001年的“誠信”、2002年的“心靈的選擇”都帶有很明顯的關注社會道德建設的色彩,2003年的“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識”則體現出了一定的思辯色彩,代表了作文命題的發展方向。

    來源:搜狐教育頻道-北京天利考試信息網            特約編輯:yxchu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報業集團服務熱線為您提供飛機訂票、送票上門,電話:2871111】
  發表評論
 
內容
 熱點資訊
·海爾雙變多聯中央空調震動日本制冷界
·激光幫你摘掉眼鏡 治近視 到市立
·企業培訓師訓練營9.4開營•熱招中
·現代MBA聯考輔導強化班報名中
·歡迎參觀2004青島首屆旅游網上博覽會
·19中國際部"加拿大大學預科班”招生
·百年活力激情涌動 青島嶗山礦泉水
·市軟件人才培養基地就業班開課
·英國北方大學聯合會青島校區熱招中
 

 相關鏈接:


 站 內 檢 索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商都县| 锡林浩特市| 万源市| 淳化县| 洛宁县| 孟村| 建始县| 东安县| 黑河市| 大安市| 余庆县| 鹤峰县| 明水县| 承德市| 长寿区| 永善县| 诸城市| 颍上县| 郎溪县| 双流县| 视频| 左云县| 宝兴县| 巧家县| 加查县| 从江县| 景东| 贵阳市| 曲阳县| 平凉市| 香港| 新绛县| 菏泽市| 新民市| 敦煌市| 宿迁市| 临沧市| 南汇区| 临城县|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