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8月26日專電(記者
高瓔瓔)目前,中國的動畫產業人才不到1萬人,平均學歷是大專。而影視動畫人才總需求量在15萬人,游戲動畫人才總需求量大約在10萬人。社會不認可、人才、師資的缺口成為制約中國動漫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動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著名的動畫制作人張松林認
為,要生產出優秀的原創動漫畫,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解決原創人才的問題。原創動漫畫人才的匱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后成為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關鍵。而香港漫畫協會會長郭峰則認為,目前動漫畫人才培養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師資緊缺。
臺灣著名漫畫家陳志華則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家來投資動漫業,讓做動漫的人有更多的機會,讓社會看到動漫的發展、動漫的出路。
另外,中國漫畫家很多都是一個人坐在家里創作。而在日本、韓國,漫畫家都有自己的畫室,有自己的助手,而且有明確的分工,是一種團體的創作。來自韓國的漫畫家李忠浩說:"我有一個畫室(事務所),共有7個人。其中有專門寫故事的人,然后我構思人物形象,重要的地方上色,其他的內容就交給我的助手完成。"
在中國,動漫畫針對的主要群體還是學生,而在日本、韓國是針對全民的,他們有少年漫畫、青年漫畫、成年漫畫、老年漫畫。李忠浩說,韓國政府在電視臺的播放、許可證的發放等方面都會給予動漫畫很大幫助,并成立了專門的機構扶持動漫產業的發展。
2004年4月,國家廣電總局正式下發《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對國產動畫業進行全面規劃,已經基本勾勒出國產動畫業的全新版圖。《意見》從國產動畫業存在的體制管理、市場經營和創作研究三方面著手,為中國動漫業描繪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未來,從根本上鼓舞了動漫從業者創造出更多的原創作品。(完)
特約編輯 徐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