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著倍增效應,是農業生產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性因素。那么,該采取哪些措施做實、做強、做大我國的種子產業呢?借“全國種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培訓與研討會議”在我市召開之際,記者于昨日采訪了前來出席會議的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
我們常常講,一
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良種的作用更加突出,給農業發展帶來更加深刻的影響。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范小建說,我國實施“種子工程”已經8年了,種子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種子市場實現了多元化,種子管理步入法制化軌道。但是,目前種子產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從總體上看,種子產業整體水平不高,市場主體數量多,規模小;國有種子企業改革緩慢;經營體制和機制也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從種子科技創新看,政府對新品種創新投入不足,基礎研究滯后,科技創新體制進展不快,科研資源分散。與國際日新月異的生物技術廣泛應用相比差距很大。從種子執法管理看,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政企不分。
“面對國內外種子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進一步理清思路,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推動我國種子產業快速發展。近期內重點抓好一批優良新品種的示范和儲備,形成主導品種并在全國大力推廣,到2007年,商品種子覆蓋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
在農業和種子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國有種子公司曾發揮了重要作用。范小建指出,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種子企業產權不清、權責不明、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的問題,已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加快國有種子企業改革刻不容緩。要加快企業體制創新,加快企業制度創新,加快企業科技創新,加快種子市場創新,加快種業國際化進程。
范小建說,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障糧食安全的實踐中,種業擔負著重要的使命。加強法制建設,強化種子管理,建立統一開放、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種子市場體系,是新時期種子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同時,要強化種子質量管理。種子質量是種子價值的表現,種子質量出現問題,不僅直接影響農業生產,甚至波及社會穩定。我們要加強對種子質量源頭的管理,加快推行種子認證制度,加強種子質量檢驗機構的建設,加強種子質量監督。進一步加快種子產業發展,提高種業管理水平,推動產業升級,為振興我國的種子產業做出新的貢獻。(梁學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