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雷加)(就讀的商學院“通過了歐洲EQUIS認證”、學習的案例來自哈佛、滿腦子是歐美的商業規則……如今在亞洲成千上萬所商學院里誕生的MBA多是這樣培養出來的。但是,與歐美有著巨大文化差異的亞洲商業圈卻有著另一套游戲規則。中國高校培養出的MBA不適應中國商業環境的例子比比皆是
。
在昨天開幕的“2004亞洲教育北京論壇”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南洋理工大學商學
院等20多所亞洲的商學院負責人出席了“亞洲管理教育圓桌會議”,宣布成立“亞洲管理教育協會”(AAMS),用5年時間建立具有亞洲特色的MBA評估標準、認證系統,與歐洲、北美的管理教育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昨天的圓桌會議決定,AAMS董事會將常駐北京,第一屆年會由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與印度管理學院共同舉辦,時間定在一年后。
歐美認證費用高昂
目前國際公認的一流商學院多集中在美國和歐洲,而最知名的兩個商學院認證體系:AACSB和EQUIS就分屬北美和歐洲。獲得這兩個體系的資格認證,就能充分說明一所商學院的實力。目前中國和多數亞洲商學院都是用歐美認證來顯示實力。“但是,”圓桌會議的主席、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王建國教授說,“這樣的認證不僅費用高昂,而且他們的標準都體現著本區域的商業管理特點、價值觀和文化,不一定適用于與之存在巨大文化差異的亞洲國家,尤其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東亞地區。”
王建國表示,AAMS成立后的首要使命,將是建立亞洲管理教育評估標準和認證系統、建立亞洲管理案例中心、創辦亞洲管理評論雜志,并每年舉辦協會的年會。他說,亞洲管理教育者們坐在一起商討“亞洲標準”,就會自然地把亞洲工商企業的管理思想和價值觀融入進去。這個標準從建立到成熟,大概需要5年時間。
亞洲標準兼容國際慣例
昨天加入AAMS的20多個商學院成員代表都認為,建立“亞洲標準”非常必要,但并不意味著亞洲標準只適用于亞洲,它必須是兼容于世界,并最終走向世界的。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黃海認為,亞洲商學院教授的內容與歐美沒有很大區別,都是市場營銷、金融、分析案例等,只是在具體的商業操作上有點兒區別——就是這點區別能體現出亞洲特色。所以,AAMS成員不必只限于亞洲人。除了AAMS評估標準,AAMS還將建立亞洲管理案例中心,改變亞洲商學院每年花巨資從哈佛商學院案例中心購買案例的現狀。同樣,案例中心也不能局限于亞洲的工商企業,要本土與國際兼收。
歐美標準不太適合中國
據介紹,目前歐美有多個權威MBA商學院認證體系,包括北美的精英商學院協會認證(AACSB)、歐洲管理發展認證(EQUIS)、世界MBA協會(AMBA)等。此外,一些權威商業雜志,如美國《商業周刊》每年還會定期推出商學院排行榜。所有這些認證體系、排行榜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評估標準,但通常都由四部分組成:全球MBA主要雇主的評價、學校的學術聲望、學生畢業時的平均起點年薪、學生一畢業就找到工作的比例等。這些標準是否適合中國和亞洲呢?很多AAMS成員都認為不完全適應。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民助舉例說,美國商學院用MBA畢業生的平均年薪做比較,但中國就不能這樣。因為美國MBA畢業后多數進入跨國企業就職,薪水起點差異不大,具有可比性。但中國的MBA可能就職于外企,也可能回到國企、民企,甚至機關就職。就算就職于相同性質的單位,但在西安與北京、上海之間也有很大差異,薪水的差異沒有可比性,因此不能用來衡量商學院的水平。
(特約編輯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