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佛教石窟遺址。在735個石窟中,保存著公元四世紀到十四世紀千年間的建筑、彩塑和壁畫。但是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目前有20%的敦煌壁畫都遭受著不同程度的病害,這讓全世界的文物保護專家和我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都非常擔心。不過現在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經過中外專家6年的反復研究
和實踐,日前終于找到治理敦煌壁畫主要病害的方法。
您現在看到的是敦煌莫高窟底層著名的第85號洞窟,它之所以著名不只是因為里面有9世紀中葉的珍貴壁畫,還因為它幾乎包括了莫高窟所有類型的壁畫病害。
從1998年開始,中外專家就進駐到這座洞窟里,為壁畫尋找治病的方法。
據了解,古代工匠在繪制壁畫時,會首先在石壁上抹上一層帶草的泥,然后在泥層上再抹上石灰,最后畫師們是在石灰上用天然礦物顏料繪出豐富多彩的壁畫的。
而在經過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后,這些精美的壁畫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龜裂、空鼓、變色甚至脫落。
在經過了6年的反復實驗后,專家們終于研制出了一種材料,把它注射到壁畫的顏料層下面,可以提高泥層的粘性,同時用紙將壁畫里面的可溶鹽和水分吸干,這樣可以將一系列病害對壁畫的侵蝕將到最低限度。
為了緩解石窟保護和旅游開發的矛盾,現在,研究人員還在利用計算機對壁畫進行數字化保存,要不了多久,您就可以通過數字敦煌系統,漫游莫高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