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渡赤水”原本紅燒鰱魚
■“憶苦思甜”只不過是苦瓜等涼拌而成
新華社貴陽8月15日電 由12道菜組成的“紅軍長征文化套餐”,最近在遵義一些餐館出現。雖然始創者強調是用特別的方式紀念長征,但有人認為這是借長征之名炒作。
■套餐:“憶苦思甜”“遵義會議”等
據《貴陽晚報》報道,據了解,最早推出該套餐的是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的某機關食堂。套餐共有12道菜,據稱是濃縮了中國工農紅軍途經遵義的戰斗歷程,菜名分別為“憶苦思甜”、“遵義會議”、“一渡赤水”、“激戰青杠坡”等。其中,“憶苦思甜”是用苦瓜、苦竹筍和折耳根混合涼拌而成;“一渡赤水”則用當地鰱魚紅燒,寓意當年紅軍在土城“一渡赤水”。
■當地干部:這是開發出的地方特色旅游產品
“土城是紅軍戰斗過的地方,推出‘紅軍宴’具有特別紀念意義。”土城鎮一位參與“紅軍宴”開發的政府干部說,這是在推動“紅色旅游”過程中,開發出的地方特色旅游產品。“紅軍宴”推出后,當地旅游部門認為是一個有創意的開發,建議在遵義一些長征紀念景點餐館推出。
■部分文史工作者:實則是炒作
不過,該套餐卻受到了一些食客和文史研究人員質疑。
一些從事文史工作的人認為,“動輒冠以‘長征’、‘紅軍’之名,實則是炒作。”隨意用“長征”、“紅軍”等特定名詞命名產品等,是一種不嚴肅的行為。
他們表示,用“紅軍宴”表達特殊紀念方式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用“紅軍”、“長征”等與飲食文化搭上關系,實在是有些牽強,這種做法欠妥。
據了解,遵義部分從事文史研究的人員最近已向當地政府提出,今年是紅軍長征70周年,明年初又是遵義會議召開70周年紀念,應防止濫用“長征”和“紅軍”名詞。
■即時評論
■紅色旅游何須靠“炒作”
原本以為“紅軍宴”中的菜肴果真會與紅軍長征有聯系,但“憶苦思甜”只是苦瓜、苦竹筍和折耳根混合涼拌、“一渡赤水”就是紅燒鰱魚,這就使人感覺的確有些炒作之嫌。其實,當地要表達對長征的紀念和推動當地“紅色旅游”經濟的迫切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想要開發紅色旅游又何必靠這樣的炒作?
國家旅游局日前已經表示,下半年我國將在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之際,正式啟動“紅色旅游”工程。“紅色旅游”的自身魅力與潛在的巨大市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擁有相關資源的地方政府的確應該很好地抓住這個契機。但是,我們需要看到“抓住契機”并不意味著只是去想點子搞一些容易引起爭議的“炒作”,而是應該把精力放在類似加快當地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搞好旅游資源的全面保護這樣的扎扎實實工作中去。畢竟,人們希望看到的紅色旅游,是一個能夠保持自己本色,既可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也可增進旅游業發展的項目,而不是一個商業色彩太過濃厚、被各種炒作影響太多的“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