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一段時間的桑拿天氣,使得心腦血管、熱傷風的病人驟然增多,每天去各醫院輸液的病人絡繹不絕。吊瓶林立成夏日醫院一景。圖為“座無虛席”的海慈醫院中心注射室。(臧磊
攝)
|
導醫大哥也溫馨
晚報訊昨晚八點半,記者來到海慈醫院。這時,導醫臺和溫馨服務站的溫馨大姐已經下班,門診廳里,一位男子正將病人攙扶進內科門診,他有個好聽的名字,溫馨大哥。“大哥”們負責夜間的導醫工作。
記者遇見的溫馨大哥叫李鍵,他工作服剛剛被一位喝醉的病人弄臟了,今晚只能便裝服務。因為夜間工作的特殊性,醫院安排了溫馨大哥來做夜間導醫工作,“如果病人神志清醒,就問他姓名電話,幫他聯系家人,把病人送到對應的門診,幫人家掛掛號”,李大哥簡單地介紹自己的工作,他說沒什么好講,簡單地跑跑腿罷了。溫馨大哥的“簡單”服務卻給病人無限的溫馨。
110警車送來的傷員都要經過大哥們的手陪送到急診,醉酒的、打架斗毆受傷的,交通事故受傷的……李鍵的值班時間從下午五時到第二天早晨八時。(趙黎)
腸道易病原因有三
晚報訊記者昨天從海慈醫院了解到,入夏以來,醫院主要接診的病人多是患腸道傳染病、老年呼吸道疾病、老年心腦血管疾病。
腹瀉門診許大夫介紹,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外地游客不適應青島的飲食引起腹瀉,老年人食用隔夜飯菜,人們大量引用冰啤酒等。門診一天接待大約八十人次,大都集中在七八點鐘。(趙黎)
防暑藥品賣得俏晚報訊記者從島城的一些大型藥店了解到,由于前段時間島城天氣濕悶,防暑用品的銷售迅速升溫。
從國風大藥房、同仁堂青島分店、康泰大藥房等藥店的銷售情況來看,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水、清涼油、十滴水、金銀花露、人丹等防暑藥品十分暢銷,有的藥店一天能賣出幾十箱。據銷售人員介紹,大宗的團購較多,很多單位購買了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等價格便宜的消暑藥品發給工地上的工人,市民個人自己備用的一般以風油精、清涼油、金銀花露等為主。(曹為鵬)
“納涼門診”好度夏晚報訊昨晚記者在市立醫院了解到,進入夏季后,腹瀉等病癥明顯增多,醫院針對這種情況,采取了設立“納涼門診”、延長一些科室的診治時間等應對措施。從5月份到10月底,醫院將腹瀉門診單獨劃出獨立運作,24小時值班,保證病人來了就能得到治療。
急診科內科醫生原鵬說,中心注射室于二周前就將下班時間由原來的晚上9時延長至12時。(鞏合生)
注射室內開通“有線”
晚報訊近期夜間就診人數增多,市南區人民醫院在門診注射室內開通了有線電視,為夜間前來就診的患者解悶。另外,該醫院優先為老年人服務,由醫護人員免費引導、陪伴患者辦理有關手續,全程陪護行動不便及殘疾患者,并免費提供開水和紙杯。(曹為鵬)
“夜間醫院”兩多一少晚報訊昨夜9時前后,記者在青醫附院急診室看到,醫生護士都忙得一刻不得閑,陸續有病號前來就診。急診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夏季多發疾病,青醫附院開設了夜間門診,現在每天晚上要接診一百多位患者,比平時多了近兩成,為此每個科室增加了一到兩名醫生,增加了一名護士。
雖然患者不少,但病癥相對比較集中,腹瀉和發熱成了最近一段時間的“大路病”。醫生提醒,這和最近一段時間的天氣變化關系緊密。(冷雪)
編后———昨夜今晨一場持續降雨,讓家里的溫度表降下了好幾度。許多人都滿懷希望地叨叨兩句:“這下好了,可能再不會有前些天那種天氣了。”
“前些天”那些日子,是持續不透氣的“桑拿”天。這些天里,醫院明顯比尋常忙碌一些。在這里集納的一組稿子寫的就是這些天醫院里的事情。我們不希望夏天人們去和醫院“打交道”,但非“打”不可的時候,希望這組報道能對你有所幫助。
還是希望雨后的天氣順遂心意。(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