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普德法)
記者昨日從深圳市人大獲悉,深圳市民政局已向市政府提議設立“流浪少年兒童救助保護教育中心”,屆時安排專職人員負責流浪乞討少年兒童的生活、教育。
近年來,未成年人流浪乞討已成為深圳一個不容回避的嚴峻社會問題,造成當前產生未成年人流浪乞討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人(往往
是父母、親戚或其他組織者)為利益驅使,在幕后操縱、唆使兒童和殘疾兒童,作為他們賺錢的工具,以乞討為生財之道。國務院新頒布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民政部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及廣東省政府出臺的《廣東省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規定》都對未成年人的權益保護做出了明確規定。規定明確,在我國,未成年人流浪乞討是法律不允許的。因此,包括未成年人父母在內的任何人都不得指使未成年人乞討,否則,指使者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于那些指使、教唆未成年人強討、強要的成年人,公安機關應依法予以堅決打擊,依據法律對他們予以懲治;如果涉及到拐賣兒童,還得追究其刑事責任。
深圳市民政局在向市人大代表透露相關的工作計劃明確,新《辦法》實施以來,深圳市各救助站共救助5544人次,其中救助18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665人次。據透露,深圳市民政局為做好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工作,已向市政府提議設立“流浪少年兒童救助保護教育中心”,或在市救助管理站加掛“流浪少年兒童救助保護教育中心”的牌子,作為內設機構,安排專職人員負責流浪乞討少年兒童的生活、教育,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使他們擺脫幕后操縱者的控制,待查清地址后再盡快護送回原籍。對確屬無依無靠的孩子,轉送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安置。據統計,深圳至今共送省安置了7批3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