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位于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透露出這樣的信息:針對西海岸日益成熟的石化產業基地建設,特別是瞄準青島大煉油項目獲準建設的巨大機遇,學院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從今年9月份起,將開設以煉油、化工及自動化、精細化工等為方向的化工
工藝專業。同時,根據安全生產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日益為企業所重視這一變化,職業技術學院還走訪西海岸眾多企業,根據企業需求,還開設了安全技術專業。據了解,該院還開設了化驗分析、環境管理與監測、生物技術應用等與西海岸產業緊密關聯的專業。
可喜的是,學生尚未修完學業,不少企業已經“預訂”了他們的“人才產品”。
還有,已落戶開發區的山東科技大學還與澳柯瑪集團合作成立了澳柯瑪商學院,與益和電器等企業在科研開發、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也卓有成效。正在醞釀進入的國內著名大學的教學和科研機構,也無不是沖著西海岸的產業發展來的。西海岸的大學教育,一起步就與當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相銜接,大學教育與企業“聯姻”,在這里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
這些現象向我們透出一個信息,國內教育的塔尖———大學教育,在這里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正在走出學歷教育的某種誤區,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主動對接,在教學內容的設置和學生素質的培養中,開始看市場的眼色行事,不再年復一年地盲目地培養一些缺乏動手能力、學非所用的學子。而西海岸這一新興的產業基地和教育新高地,無疑在這一實踐和變革中,走在了前列。
其實,從邏輯上說,產業鏈不僅僅包括上下游產品的供應、配套,更包括一些像人才培育這樣的環節。學校與產業,在西海岸的市場條件下結成了對子,學校因此成了西海岸產業發展鏈條中的重要一環,“開門辦學”,“訂單辦學”,成了西海岸教育遠大視野中的亮色。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方式,將在與企業、與市場的磨合中,發生質的變革,培養出的人才必將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與必要的素質。
西海岸是青島的希望和明天,是青島的立市之本。西海岸龐大的產業集群、不斷密集完善的產業鏈條、蓬勃發展的強勁實力,以及無窮的發展后勁,都迫切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撐。各類學校開門辦學的舉措無疑是一種及時雨。學校跟著市場的指揮棒“生產”“人才產品”,這本身就是優化西海岸投資軟環境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學校也只有與企業聯姻,才能使“產品”適銷對路,才能實現學校的智力優勢向生產力的最大限度的轉化。
特約編輯: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