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訊
從昨日開鑼的專科(高職)一批一志愿錄取情況來看,230余所參與投檔的院校有155所出現一志愿投檔數少于計劃數的現象,換言之,有三分之二的院校又遇“寒冬”。
分析投檔未滿的學校不難看出,有兩種因素制約著考生的選擇。一個仍然是地域因素,正如在本科批次
錄取中我們所見到的那樣,沿海大城市的院校名不見經傳的院校有時也會出現“爆滿”現象,而東北、西北、西南一些名校有時也出現“門前冷落車馬稀”。另一個是專業因素,在專科(高職)一批一志愿錄取中,“農”字號專業又遭“白眼”,中國農業大學、天津農學院等名校均出現投檔數少于計劃數的現象。
由此,提高一志愿命中率的警鐘不得不再次響起。如果考生一志愿沒有命中,很可能出現“坐滑梯”現象。記者在近日采訪中發現一個可怕的現象,不少考生的志愿甚至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只是憑著主觀臆斷,結果常常是名落孫山。其實,每名考生手中的資料幾乎都是均等的,首先根據自己分數的位次和愛好選擇大體的學校范圍,再研究前3年這些學校的錄取情況,然后對分梯次填報志愿,應該是不會有太多意外發生。(本報記者)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