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3點30分左右,正在居庸關長城8號敵樓躲雨的游客突遭雷擊。隨后,有關部門展開營救,目前住院檢查治療的4名人員已經脫離生命危險。多位專家進行現(xiàn)場事故勘察
7月25日,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邀請氣象專家到現(xiàn)場共同分析此次游客遭到雷擊的原因。
專家們在考
察后得出一致結論:游客遭雷擊系在雷雨天氣使用手機引發(fā)感應雷所致。
根據現(xiàn)場防雷設施情況、高于游客被雷擊的8號敵樓與低于8號敵樓的區(qū)域游客均未遭受雷擊,以及事發(fā)時8號敵樓有游客使用手機等情況進行各方面的勘察分析論證以后,專家們得出一致結論:雷擊確系在雷雨天氣使用手機引發(fā)感應雷所致。手機電磁波是雷電很好的導體
到場參與事故分析的吉林市雷電防護管理辦公室施主任等著名專家就此解釋說:手機的信號很強,范圍很廣,而且手機電磁波是雷電很好的導體,能在很大的一個范圍內收集引導雷電。在使用手機時,手機會發(fā)射電磁波,如遇高空向下電流極易造成雷擊;在雷雨天氣,手機開通電源都極易引來感應雷,而在雷擊區(qū)打手機,手機無疑充當了避雷針的角色,當游客處于空曠高處而又同時用手機做引導體,遭受雷擊也就不足為怪了。今年6月23日長春就曾發(fā)生過雷雨天有一女子當街打手機遭雷擊身亡的悲劇。而且據研究,手機信號過強,有時連避雷針也不起作用。手機信號和避雷針,就像有兩股力量,哪邊強就走哪邊。因此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和游客,切忌在雷電時特別是在地勢較為空曠、周圍沒有高大建筑物的地帶使用手機,否則很容易導致危險情況發(fā)生。游客質疑8號敵樓未裝避雷針。
居庸關長城8號敵樓發(fā)生游客遭雷擊事件后,游客就8號敵樓沒有安裝避雷針提出質疑。居庸關長城管理處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此告訴記者,1996年,居庸關長城修復開放的時候對防止雷擊問題非常重視。為此,管理部門聘請核工業(yè)部下屬的北京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對居庸關長城的防雷方案進行了多方論證和設計,并由該單位施工在居庸關長城安裝了13處避雷。
裝置構成防雷系統(tǒng)。為了使這些裝置能夠正常使用,管理處每年4月都對這些裝置進行檢測維修。8號敵樓由于位置較低沒有安裝避雷針,但其是納入整個防雷系統(tǒng)的。
就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事情發(fā)生以后,管理部門迅速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考察和論證,確定事故原因是由于游客雷雨天撥打手機引發(fā)感應雷所致。如果沒有手機成為引發(fā)雷擊條件,8號敵樓是不會遭到雷擊的。目前,四位傷者已脫離危險。(來源:北京青年報)
(特約編輯:袁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