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商業銀行正在緊縮包括房地產開發等多個產業的貸款規模,但對于個人按揭等低風險業務不在限制之列。于是一些開發商抓住銀行政策的空隙,進行假按揭融資。
所謂個人住房貸款假按揭是指不以真實的購買住房為目的,開發商以本單位職工及其他關系人冒充客戶作為購房人,通過虛假銷售(
購買)方式,套取銀行貸款的行為。
假按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開發商虛擬若干購房人,并以這些購房人的名義與其簽訂不真實、虛假的購房合同,再以這些虛擬的購房人申請按揭貸款,從而套取銀行資金。這樣開發商能夠盡快銷售完房屋收回投資,乃至實現獲利。有的開發商在通過虛擬購房人取得的銀行貸款后,等將房屋賣給真實的購房人取得資金后才償還銀行貸款;但有的開發商因無法將房屋賣出便攜款潛逃。
據披露,在某市辦理抵押備案的房產中,就有三分之一是假按揭。假按揭大量占壓了銀行資金,極容易形成銀行不良資產,危害信貸資金的安全,是隱藏在商業銀行肌體中的一顆毒瘤。同時,假按揭造成了房地產虛假繁榮的表象,引誘社會上大量的資金涌入房地產市場,嚴重危害住房金融業務的健康發展,必須嚴加防范。
形成假按揭的原因:首先,在于樓盤定位失誤、銷售停滯,項目面臨崩盤危險,銀行貸款難以收回,開發商損失慘重。為避免倒閉,開發商想方設法尋求出路,通過自己的員工、親戚、朋友,甚至請外來民工充當購房者購買自己的房產,通過辦理假按揭套取銀行貸款,達到回籠資金的目的。這些所謂的購房者與開發商有協議在先:約定只落名而不負還款責任。當這些房屋遇到真正的買主時,開發商則提前還貸,到房管部門注銷抵押登記后轉讓給真正的購房者。如果開發商銷售情況欠佳,當初的假購房者要么以離開公司,要么以不知情或與開發商有約定不負責還款等為由推卸責任,使銀行通過處理抵押房產清收貸款的關系變更相當復雜。
其次,由于中小房地產開發商的自有資金有限,有些在樓盤建設時就會出現資金吃緊,只能賣樓花。因近年來期房銷售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導致購房者的選擇越來越偏愛現房,開發商通過賣樓花回籠資金難度越來越大,于是一些開發商將假按揭黑手伸向銀行。
其三,當一些樓盤在賣尾樓階段,接近清倉的時候,由于這些尾樓很難賣得出去,即使勉強賣出價錢也不理想,于是,一些正在開發新盤的開發商由于流動資金緊缺,就將舊盤的尾樓通過假按揭打包給銀行。這些樓盤往往會將定價標高,以套取更多的信貸資金,因而銀行的風險會更大。
其四,商品房開發貸款要求比較嚴格,而住房按揭貸款的手續要相對簡單,且個人住房貸款的利率要比開發貸款低。因此,包括一些大開發商在內都很希望用尾盤假按揭這種變通辦法來取得貸款。有些銀行工作人員錯誤地認為,這些開發商即使是做假按揭也是為了解決資金的周轉問題,風險相對較低,為了所謂的增加業務量,也為了照顧大客戶,當做一種非惡意的、較良性的假按揭而予以配合。
其五,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型商業銀行過多強調發展業務,降低按揭貸款門檻,放松對借款人的信用等級評估、貸款調查,甚至未辦理抵押登記手續也發放按揭貸款,從客觀上縱容了假按揭的發生。
與此同時,少數銀行工作人員存在職業道德問題,與包工頭、開發商惡意串通,內外勾結,甚至私下交易,對開發商的造假睜只眼閉只眼,也放縱了假按揭的發生。
由此可見,假按揭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主要集中在賣樓花及賣尾貨階段,期房、商業用房(包括寫字樓)及接近清倉的尾樓盤,特別是那些賣不出去積壓的房產,都容易出現假按揭,故應在這些方面要嚴加防范。
特約編輯: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