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記者從駐青主要高校了解到,各高校建立的就業基地接收的畢業生數量已經接近畢業生總數的40%。
據介紹,由于各校的專業特色和歷史原因,駐青各高校都有不少關系密切的固定用人單位,像海大與海洋類科研
機構、造船廠,青大與服裝業,科大與化工橡膠、機械行業,建院與建筑類企業都有很深的人脈關系。在全國大學生就業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兩者合作建立就業基地,對學校而言顯得尤為重要。中國海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王玉江介紹,到目前為止,海大畢業生就業機會中至少有40%來自一百多個就業基地。有些海洋科研機構甚至將用人計劃的80%投放到了海大,而且建立就業基地的企事業單位普遍規模較大、信譽度高,大大提高了就業質量。
同時,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將最優秀的畢業生推薦給就業基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告訴記者,前年學校給一家關系單位推薦了4名畢業生,其中有2個給單位惹了麻煩,結果這兩年人家都不來招聘了,現在就業壓力這么大,就業基地又是主要的客戶,誰也不敢砸了自己的牌子。(曹為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