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根據聯合國7月15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是挪威;中國的名次從去年的第104上升了10個名次,名列第94;而最不適合居住地大多在非洲。
據報道,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纂的2004年度《人類發展報告》分別從人均收入、教育水平、醫療保健和人均壽命等方面對所有能夠提供統
計數字的國家和地區的生活狀況進行了比較和排名。在這個包括177個國家和地區的排行榜上,發達國家名列前茅,非洲國家排位靠后。
進入前20名的都是發達國家,而且得分都相差無幾,依次是挪威、瑞典、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比利時、冰島、美國、日本、愛爾蘭、瑞士、英國、芬蘭、奧地利、盧森堡、法國、丹麥、新西蘭、德國和西班牙。
在亞洲,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泰國和菲律賓排名比較靠前。
非洲的塞拉利昂由于經歷了10年內戰,過去7年一直處于世界生活最底層。報告還指出,在非洲,肆虐的艾滋病已經把很多國家的人均壽命降低到了40歲以下,使國家各個領域都陷入癱瘓。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全世界有至少20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出現倒退,其中就有13個是非洲國家。
伊拉克、阿富汗、朝鮮和利比里亞由于缺乏可靠數據而沒有被收入今年的《人類發展報告》。
聯合國在《人類發展報告》中呼吁世界各國政府加強努力,消除歧視現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指出,全世界有大約10億人受到不同形式的歧視,尤其是遷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移民和土著居民受到的歧視最為嚴重,其中包括美國的黑人、東歐的吉普賽人、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和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此外,世界上有大約200多個團體由于民族、語言和宗教信仰不同于主流社會而受到歧視和排斥。
聯合國呼吁各國政府尊重外來移民,允許他們成為當地社會的一分子。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加拿大、馬來西亞、毛里求斯和比利時是融合多元文化最成功的國家。接納外來移民最多的地區是歐洲和北美。
報告認為,隨著歐洲人口平均壽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降低,歐洲國家要保持目前的人口水平,必須在今后的50年中加倍吸收外來移民。(梅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