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購房團獲得5個點折扣團購也更有利于維權
頭條提示
團體購房已經為開發商和市民廣泛認同,并成為購房的一種重要方式。
在網上,只要有項目開盤,就會大量的購房者發帖子,自發地組織購房團。參加媒體組織的周末看樓團,也十分有利于團體購樓。
知名地產研究人士半求
建議,應先選定目標樓盤,等價格出來以后,再直接與發展商談判。
【本報訊】(深圳商報記者董超文實習生張霞)去年底,萬科接到了最大的一單團體購房。在半個月的洽談之后,華僑城一次性地向萬科購買東海岸一棟樓,總共30戶,成交金額達2000萬元。作為回報,萬科也讓出了幾個點的折扣。
團體購房已經為開發商和市民所廣泛認同,并成為購房的一種重要方式。日前,萬科地產總經理助理陳麗明向記者透露,在華僑城購買東海岸之后,華為目前也正在與萬科洽談坂雪崗項目的團購事宜。
當然,這都是一些比較大規模的團購。在網上,只要有項目開盤,就會大量的購房者發帖子,自發地組織購房團。
5人即可組織團購
買房者要組織團購,一般5至10個人就夠了。
有意進行團體購房的市民,在選定看中的樓盤之后,可以邀上幾個親朋好友或者公司同事,只要湊足5個人就行,當然人數越多越好。此外,購房者也可以在網上發帖子組織團購。
在深圳,目前網上組織團購最踴躍的當屬深圳市房地產信息網。該網有一個新房團購的專題論壇,上面能找到絕大部分新開樓盤的團購者。市民也可以參加深圳商報組織的每周周末看樓團,看樓團線路清楚,十分有利于團體購樓。
記者采訪了剛剛組織過一次團購的毛小姐。她介紹,當初她想在桃源片區某樓盤買一套房,希望開發商能多給點折扣,又總覺得一個人的力量不夠,于是,毛小姐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在不長的時間里,就有4個人回應,這樣,毛小姐組織了一個5人的購房團。
集體砍價有優勢
折扣是大多數團購買房的主要目的。“人多力量大,到時大伙兒一起去砍價,能砍多少是多少。”一位組織團購買房的人士向人們這樣發出動員。
購房團組織起來之后,可以直接與某個售樓小姐談,如果人數多的話,也可以與開發商的高層人士或者相關部門洽談。知名地產研究人士半求建議,應先選定目標樓盤,等價格出來以后,再直接與發展商談判。這樣既可避免過早暴露購房意向,又可避免發展商抬高銷售價格。
折扣的多少,與不同的開發商、團購人數以及戶型有很大關系。戶型不好賣的話,開發商給的折會多一點。否則,折扣會少些。有的開發商實力雄厚,有的則稍小一些,有的希望早點將房子售出以套現,有的則打定主意,將房子慢慢地賣出,這些體現在團購折扣上都會不同。
開發商一般對團購的折扣都諱莫如深。毛小姐說,此次5個人共買了5套房子,開發商給了5個點左右的折扣。她表示,人多一點的話,折扣可能會更多。
豪宅團購現象少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團購在購買豪宅的過程中比較少。華僑城地產策劃總監張海東向記者表示,公司基本上沒接受過團購,以前也有一些公司向華僑城地產表達過這方面意向,但并未成交。目前公司在售的兩個樓盤均價都在每平方米一萬元左右。他認為,業主購買這樣房子,對樓盤品質、社區文化、居住配套和旅游環境的關注,多過幾個點的折扣。
當然,開發商對團購既愛又怕。對于團購的人數,發展商肯定希望越多越好。陳麗明表示,開發商最歡迎的當然是規模大的團購,特別是那些本身也是品牌公司的員工進行團購,但對前來洽談的團體和市民,萬科都會一視同仁。
集體聘律師受重視
消費者以團體的形式購房,目的也是為了集體維權。自8月1日起,《深圳市律師在房地產買賣活動中法律服務收費指引(試行)》將正式實施,廣東國揚律師事務所聞毅律師表示,為避免日后的紛爭,團購消費者可以集體聘請律師出面就合同條款同開發商談判,爭取更為公平的條款。集體出面聘請律師,往往更能引起開發商重視。
聞毅認為,目前購房者和開發商的許多矛盾都起源于法律條款的糾紛,因此,律師應伴隨整個購房過程。例如,很多消費者認為沒有簽訂買賣合同,就對認購書的細節比較大意,但從法律的角度看,只要認購書包括價格、交樓日期等齊全的條款,就具備了合同的效力。所以她提醒消費者,購房過程中每寫任何一個書面文字,付任何一分錢,都應有律師的介入。
特約編輯:宋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