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成都一名不滿19歲的男生溫某因高考成績不理想,寫下覺得愧對家人的遺書后將自己吊死在家中。這已不是我們第一次聽到因為高考引起的悲劇了,相反幾乎每年我們都能看到類似的悲劇一再上演。
專家認為,學生高考后的心理調節,對學生和家長來說一樣重要。
幫孩子重建自信
孩子在得知自己落榜后,會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失去自信,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感情上的支持,還要幫助孩子分析在高考中失利的原因,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消極情緒。家長們還要注意,夫妻之間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應該找朋友或是心理咨詢師把消極情緒排解掉,為孩子營造一個緩解心理壓力的和諧氛圍。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除了要分擔孩子的壓力外,家長們不要承擔孩子高考失利的責任。因為高考本來就是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如果家長總是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養成指責父母的習慣。而且,有些父母在高考前過高估計了孩子的水平,填志愿時沒有聽取孩子的意見,導致孩子高考落榜,并被孩子埋怨。
■對癥下藥
哪類考生更容易出問題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咨詢中心譚小東
期望不高型
這類學生成績一直不好,在考前就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學。
狀態分析:他們看見同學拿到錄取通知書會有失落的感覺,但是其容易被成績以外的事吸引,過一段時間心情就會自然恢復正常狀態。
危險指數:★★
性格外向型
這類學生雖然沒被理想的大學錄取,感覺很壓抑,但是性格比較外向,平時善于與人溝通。
狀態分析:他們只要能夠正確看待高考成績,確定今后的發展方向并為之努力,就可以走出陰影。這類學生需要朋友和親人的幫助和自我調節。
危險指數:★★★
性格內斂型
此類學生沒有被理想大學錄取,同時性格又比較內向。他們往往把事情悶在心里,遇到打擊和挫折往往會想不開、鉆牛角尖。
狀態分析:這類學生容易有過激的行為出現。若家長發現他們把自己反鎖在屋里、長時間不說話或經常愣神,一定要帶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
危險指數:★★★★★
■專家觀點
調整心態從接受失敗開始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極盛教授
心理調節
●接受失敗
首先要接受現實結果,明白現實是無法改變的,只能調整自己。不承認現實,就是不給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
●合理歸因
少找外因,如把落榜和題難、天氣不好聯系起來。應該從自身找原因,是自己不努力、方法不對,還是臨考心態不好。合理歸因是解決落榜生心理問題的根本所在。
●重新定位
高考是自身素質的全面考評,根據獲得的結果應該為自己重新定位,給自己一個更合理的目標期待。
●馬上行動
要有從零開始、朝下一目標努力的勇氣。其實行動本身就可緩解自己的消極情緒。
放松手段
落榜生要學會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重建自信,找到內在的依靠;通過與父母、朋友的交流,找到外在的依靠。
●宣泄
要面對父母、朋友、心理醫生把所有苦悶都說出來,用大聲傾訴、放聲大哭等手段宣泄情緒,恢復心理平衡。
●運動
要盡量到戶外進行有氧運動或與朋友一起出游。可利用人的內心體驗和行為動作一致的原理,每天走路挺胸抬頭,步伐堅定有力,速度稍快,經常這樣做,就會增加自己的信心,調整自己的心態。
特約編輯:哲龍
|